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论文主要是探讨台湾地区的购并企业从事购并活动是否会产生协同效益?并从购并公司的角度出发,以股票报酬率及财务绩效指标分别衡量购并活动所带来的短期宣告效果与长期财务绩效影响;另外,本研究将在研究模式中加以探讨购并双方信息不对称以及潜在代理问题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程度,并在实证研究中加入控制变量,如:购并企业与目标企业之信息不对称、目标公司所在地、购并类型、过去经营绩效表现、管理者与所有者之持股比率、负债比率、相对规模、代理问题、景气循环、产业类别以及购并期间,藉以探讨影响协同效益的重要因素,以了解其如何影响公司的购并表现。在购并公司从事购并活动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层面,在购并消息揭露后,本研究将探讨购并宣告所产生的协同效益效果将反应在于企业的经营绩效表现状况,又根据协同效益理论,进一步将协同效益效果细分为总体协同效益、营运与管理协同效益、市场协同效益、财务协同效益、租税协同效益、现金流量协同效益与股权结构等七个构面,并且分别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在购并宣告讯息对其股东财富的影响层面,本研究将探讨购并宣告效果所产生的协同效益效果反应在资本市场的股票价格与其报酬率的变化状况,藉以期能将协同效益对股东财富之影响程度加以研究。兹将本研究的重要理论推导与实证研究结果归纳说明如下:一、在理论推导部份,本研究参考Hansen(1987年)在信息不对称假设下所提出的购并议价模式,进一步推导出以下三大命题,包括:「购并双方信息不对称程度越低,购并公司的购并后经营绩效越佳」;「当协同效益发挥的程度越大,购并公司的购并后经营绩效越佳」;以及「当购并公司内部潜在代理成本越小时,购并公司的购并后经营绩效越佳」等三个研究命题。二、本研究针对购并公司从事购并活动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层面之实证结果发现到:台湾地区的公开发行公司进行购并活动会产生正向的营运与管理协同效益,但不一定会产生整体协同效益以及使购并后企业之现金流量略为增加,而且不会产生正向的市场协同效益、财务协同效益以、租税协同效益以及现金流量协同效益,另外台湾地区的公开发行公司进行购并活动时,将会使董监事持股比率、董监质押比率、经理人持股比率、法人投资机构持股比率以及金融机构持股比率因而上升。三、本研究针对购并宣告讯息对其股东财富的影响层面之实证结果发现到:台湾地区的公开发行公司进行购并活动,发布购并宣告讯息会对其股票报酬率产生显著性的正向效果,且发布购并宣告讯息会对其股票报酬率产生过度追涨后再拉回的现象,并且购并公司之购并讯息将会因事前消息泄漏而提前反应在股票市价上涨的现象。四、本研究针对影响购并公司之协同效益重要因素之实证结果发现到:(一)、目标公司为公开发行公司对于购并后经营绩效无显著影响,但对其股东财富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二)、目标公司所在地对于购并后的经营绩效不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目标公司之所在地在国际或台湾地区将不会对投资人将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反应;(三)、购并类型对于购并后的经营绩效不一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非相关性购并宣告后的后续异积异常报酬率反应明显较相关性购并为佳;(四)、相对规模对于购并后的营运与管理协同效益指标有显著影响外,对于其它经营绩效并不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相对规模较高组与相对规模较低组的企业从事购并活动对股票报酬率并不会造成显著不同的反应;(五)、购并企业之负债比率对于购并后的经营绩效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于负债比率较低的购并公司发布购并宣告正面效果明显地高于负债比率较高组的购并宣告效果;(六)、在景气好的时候,企业从事购并活动对于购并后的经营绩效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七)、传统产业的企业从事购并活动对于购并后的经营绩效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八)、购并时期对于购并后的经营绩效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九)、过去经营绩效对于购并后的经营绩效不会产生显著的影响,但过去绩效表现较佳的企业从事购并宣告的累积异常报酬率显著高于过去绩效表现较差者;(十)、管理者持股比率、董监事与大股东持股比率等变量对于购并后的经营绩效不会产生显著的影响,而管理者与所有者持股比率对购并后的股票报酬率亦不会产生显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