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2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中国已初步建立了市场金融模式。金融体系通过储蓄投资转化率、资本边际产出和储蓄率影响经济增长,而储蓄向投资转化则是金融体系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在现今中国储蓄率居高不下的环境中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具有特别意义。本文根据内生经济理论,从理论上阐述了金融发展和金融内部结构即信贷市场、资本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讨论了金融结构在储蓄投资转化过程中的动态互补的作用。然后,通过对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进一步研究了金融市场化进程中下,金融结构对储蓄投资转化的质和量两方面的影响。本文首先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分段实证研究,验证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之上,文章阐明了储蓄投资转化在当前中国经济环境下的特别意义。接着本文对中国金融市场化进行了度量研究。金融市场化的含义是一个国家的金融部门运行从主要由政府管制转变为由市场力量决定的过程。本文引入主成分分析法,用9个指标来衡量了1978-2004中国金融市场化的进程。最后,本文讨论了灰色绝对关联度的缺陷,针对缺陷增加了无量纲化处理;增加了符号函数;引入了欧几里德贴近度给出了一种新的欧几里德灰关联度计算公式,并在储蓄—投资转化研究中进行了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说明能力。灰色关联度数量方法的实证结论表明,在中长期,对于我国储蓄投资转化过程,从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本身来看,金融中介的地位高于金融市场,金融中介仍然在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过程中占主体地位,虽然资本市场已呈现出向上发展的态势是金融中介的有力补充,但金融市场对于提高储蓄——投资转化率现阶段作用不大;与此同时,在资本边际产出率上,金融市场的效率优于金融中介;从二者形成的结构来看,金融结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二者互补时金融系统所提供的服务。文章以此提出建议,认为作为宏观管理,应在加大银行部门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并从法律政策,政府监管等方面进行完善,给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充分发挥其功能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建立适合中国自身特点的金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