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由于淋巴瘤的种类繁多分类复杂,一部分病例仅通过组织形态学和免疫表型仍难以明确。淋巴细胞在分化成熟过程中,抗原受体基因重排和Ig可变区基因体细胞超突变以及重排过程中核苷酸丢失和随机插入,使基因重排方式多种多样,每个淋巴细胞都有其独特的重排形式。淋巴瘤来源于单个淋巴细胞的单克隆增生,故其抗原受体基因重排表现为单一模式,因此可通过分子遗传学分析辅助诊断淋巴瘤。本实验旨在验证Ig基因重排在淋巴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2013年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唐山市人民医院病理科诊断为非霍奇金(NHL)B细胞淋巴瘤的手术切除标本126例和骨髓活检72例,复查其形态学、免疫组织学特点并参考患者临床资料,根据WHO(2008版)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新分类标准对其重新分类,用SPSS20.0软件对各类型B细胞淋巴瘤骨髓活检进行统计分析。筛除外院会诊、穿刺、过小手术标本,选取50例NHL和10例骨髓受侵病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5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和10例骨髓未受侵病例作为阴性对照组。采用多重PCR反应体系扩增其Ig基因重排引物并对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应用凝胶图像分析系统观察分析结果。结果126例B细胞NHL重新分类如下:DLBCL77例、MALToma13例、FL12例、SLL8例、MCL7例、介于DLBCL和CHL之间不能分类3例、NMZL2例、BL2例、B-LBL1例、SMZL1例;男女之比为1:1.2,发病年龄23~84岁,平均年龄60岁。72例骨髓活检病例中,23.6%(17/72)浸润骨髓。各类型淋巴瘤骨髓侵犯情况如下:DLBCL6.9%(3/43),MCL75%(6/8),FL42.9%(3/7),NMZL100%(1/1),SLL100%(3/3),SMZL100%(1/1),BL0%(0/4),MALToma0%(0/3),B-LBL0%(0/1),特征介于DLBCL与CHL之间不能分类型0%(0/1)。SPSS20.0数据统计结果显示P值均>0.05,无统计学意义。筛除DNA提取失败的病例,实验组45例B细胞NHL Ig基因重排检测阳性率82.2%,其中MCL100%、SLL100%、介于DLBCL和CHL之间不能分类100%、BL100%、DLBCL92%、MALToma50%、2例NMZL和1例B-LBL均为阴性。实验组10例骨髓受侵病例和对照组均未检测到Ig基因重排。结论WHO(2008版)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系统将组织形态学、免疫表型、遗传学及临床特点结合在一起,为淋巴瘤精确分类提供了有效依据。126例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中,结外淋巴瘤发病率高于结内,发生部位依次是消化道、扁桃体、乳腺、生殖系统、肝脾、肾、鼻腔、颅内、口腔、腮腺、皮肤、肺、甲状腺、骨、眼眶、静脉;五种最常见淋巴瘤为DLBCL,MALToma,FL,SLL,MCL。以女性多见,与大多数文献报道的男性多见有差异,究其原因可能是,样本量少,存在选择偏倚所致。是否侵犯骨髓是临床中对淋巴瘤进行分期的重要依据,骨髓活检是目前检测骨髓的常用方法,在一些情况下骨髓活检有其独特性和必要性,免疫组织化学为骨髓活检石蜡包埋组织的重要辅助诊断工具。结内淋巴瘤与结外淋巴瘤的骨髓侵犯无显著性差异,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骨髓侵犯无显著性差异,小于60岁患者与大于等于60岁患者的骨髓侵犯无显著性差异。Ig基因重排检测对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可以提高非典型淋巴结增生的诊断率,也可有效鉴别结外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的良恶性,但因其有缺陷和非特异性条带的出现,故只能作为淋巴瘤诊断的有效辅助工具,必须结合HE、免疫组化染色及临床资料。骨髓活检石蜡包埋组织由于被脱钙均未扩增出Ig基因重排引物,Ig基因重排检测对骨髓活检标本的诊断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