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先钦长篇小说《叶尔特舍夫一家》中的死亡主题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lily_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曼·先钦是活跃在当代俄罗斯文坛上的一名青年作家,他是“新现实主义”文学的领军人物,并且也是“三十岁一代”作家中最具特色的天才作家之一。先钦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坚持在创作中描写社会现实,揭露生活真相,因此作品的基调往往是灰暗阴郁的。《叶尔特舍夫一家》是先钦最具代表性的一篇长篇小说,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广泛关注。小说讲述了俄罗斯社会转型时期一个普通家庭因一次工作意外经历了生活变故,被迫从城市撤回农村,进而一步步随波逐流,逐渐堕落,走向消解和灭亡的不堪历程,揭露了这一时期俄罗斯农村,甚至是整个社会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本论文以小说《叶尔特舍夫一家》中的死亡主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详细分析小说中人物、乡村、社会三方面在抽象与具象意义上的死亡表现,总结探讨小说中的死亡主题所反映的社会现实问题,探究先钦创作的艺术特色,特别是其灰暗的写作基调,深入挖掘其中的创作思想,揭示小说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小说的社会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总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死亡主题下的人物消亡”聚焦人物的死亡。首先从身份认知的角度分析叶尔特舍夫一家人在社会身份上的死亡。根据文本分析一家人在文中典型的城乡“楔入者”形象特征,从与城市的割离和与乡村的陌生两个角度论证他们极其不稳定的社会身份。第二小节则总结了小说主人公三人的主要特征:生活的仇恨者——尼古拉、新时代的“多余人”——阿尔乔姆、失败的救赎者——瓦莲京娜,从精神与肉体的死亡角度分析主要人物的死亡过程。第二章“死亡主题下的乡村衰亡”聚焦现代农村的死亡。这种死亡是具有抽象意义的,主要表现为村庄穆拉诺沃在田园自然和人文环境两方面的衰亡。通过作者笔下叶尔特舍夫一家人的日常生活描写具体分析乡村在物质生活世界、自然世界和精神道德世界中的死亡表现。第三章“死亡主题下的社会末世”聚焦社会的动荡与混乱。主要总结探讨小说中所描写的转型时期俄罗斯社会问题,揭露俄罗斯在重新确认国家身份的过程中所遇到的社会秩序危机和精神心理危机,结合先钦创作的艺术特色,深入挖掘其中的创作思想,揭示小说所反映出的现实性问题。最后一部分是对以上内容的总结。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迭代、产业结构的转变以及社会对技术人才的新要求,中职学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而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依旧存在着运用“教师讲+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方法进行授课的现象,不利于新课改理念下注重对中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如何提高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水平,提高中职学生适应就业的多方面能力,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现代化高素质、高素质人才成为亟需解决的头等大事。面对当前课堂中存在的问题现
学位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创业创新、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水平上升的重要基础。中等职业职教育是培养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传统教学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中职人才培养和课程改革的要求,当下,结合岗位实际工作开展理实一体化的行动导向教学成为一种应然的选择。然而对于如何开展行动导向教学,许多中职院校的教师对此还只是停留在了解或观望的层面,并没有对其内涵进行深入研究并付诸教学实践。
学位
人口的发展经历了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转变过程。2000年、2010年和2020年的三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分别是1.22、1.18和1.3,总体呈下跌态势,已经远低于人口更替水平(2.1),2020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仅为1.45‰,有学者认为我国进入了“超低生育率陷阱”。为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我国相继进行了生育政策的调整,2013年提出
学位
2019年11月11日,冈比亚政府正式就缅甸针对若开邦的穆斯林少数民族实行种族灭绝一案向海牙国际法庭提出了诉讼,该案涉及到了众多国家,但本案的诉讼主体冈比亚甚至与若开邦的穆斯林少数民族的受害没有直接的联系。国际法院却受理了该案,并初步确认了冈比亚作为诉讼主体的资格。而冈比亚在本案中能够取得这一地位的原因是基于国际法上“对一切义务”。“对一切义务”也称“对国际社会整体的义务”。第一次出现在著名的巴塞
学位
近年来,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的不断崛起,中国的国际地位与民族自信心日益提升。但与此同时,来自强权国家的摩擦与挤压也时有发生,使得国内外民族主义情绪不断高涨,民族主义问题再度回到民众的视野中,如“孟晚舟引渡案”。由于民族主义激发的舆论强度不同于普通的社会舆论,或带来较大的社会影响,因此,媒介作为民族主义话语传播的重要工具,如何客观对待民族主义,构建民族主义话语,引导理性民族主义,对促进国家长远稳定发展
学位
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围绕命题演算中条件句的语义与逻辑,命题演算有效性使用标准以及涉及条件句的议论的论题研究较少,因此,这将会是本人的研究的一个重要参考。前提语义学在语言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概率理论在哲学家的知识和科学解释思维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逻辑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从上世纪至今讨论不绝。对语义学的解释就是首要的论题,其中概率理论作为解释的代表理论,受到广泛的关注和支持。反事实条件句在受到学界的追
学位
阈限是约翰·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小说中浩大的西行寻家之旅是一场过渡礼仪,流民们正处在阈限阶段,不断探寻改变现状得以进入下一阶段的方式。阈限是过渡礼仪中的第二个阶段,处于分离和聚合之间。由此,“阈限性”一词指的是处于两个空间或者两种状态的过渡阶段,具有居间性、模糊性、过渡性、潜在性等特征。本文聚焦小说呈现出的阈限性特点,关注作者对地理空间、主体身份和人际关系的刻画,探讨阈限性对流
学位
随着我们国家的国有企业在国际经济市场上的快速壮大与发展,美欧等国家纷纷出台规制国有企业的国际经贸规则,以达到遏制中国国有企业发展的目的,当前影响力较大的如TPP、CPTPP以及USMCA,都对国有企业做出了更为严格的限制。2020年底,中欧投资协定在中欧的共同努力下谈判完成,这份平衡、互利共赢的协定对世界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大的意义,虽然现在中欧投资协定因为被冻结还没有正式签署,但其提出的国有企业条
学位
我国作为一个现代化体育强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质量迅速提高,全民健身的理念深入人心。全民健身活动展开的同时,我们注意到,一些技巧性运动因为难度较高,导致人们在运动时容易出现错误动作,甚至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传统的体育训练多数情况下都是采取基于体育教练员肉眼观测的训练方式,体育教练员通过观察运动员在训练时的动作,结合自己的经验与看法对运动员进行指导,没有定量的数据进行分析,训练过程
学位
改革开放后,快速城镇化导致城乡发展不均衡,城乡二元结构逐渐严重。二元结构引发人地关系紧张、乡村人口外流,乡村空心化现象不断显现。在新时代大力推行乡村振兴背景下,破除城乡发展壁垒,解决乡村空心化问题,助力乡村发展势在必行。韩城市作为黄土高原丘陵区内的典型代表,研究其乡村空心化问题对关中地区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韩城市乡村聚落现状研判,建立乡村空心化水平综合计算模型,对韩城市2013-2019年乡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