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近代时期,即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冲击下,被迫改变了“王朝更替”的发展轨迹,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中国近代区域规划也开始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然而,这一百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内忧外患兼具,战火不绝若线,现代化的进程被挤在一条狭缝中蹒跚前行,中国区域规划的发展也经历了极其艰辛与曲折的历程。1944年至1947年间,国民政府在武汉开展的“武汉区域规划”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以“区域规划”命名的规划实践。“武汉区域规划”的组织机构--“武汉区域规划委员会”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区域规划机构。“武汉区域规划”的开展对我国区域规划理论的传播与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对武汉的城市结构和空间布局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在武汉乃至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历史上,“武汉区域规划”均有重要的地位。该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中国近代区域规划发展的主要脉络,即“武汉区域规划”开展的思想背景,实际上,我国的区域规划工作是从建国后才开始的,之前的“区域规划”泛指具有区域规划意识的实践活动;第二部分从多个方面介绍了“武汉区域规划”,包括“武汉区域规划”的主要发展历程、主要参与人物——规划主持者朱皆平、鲍鼎等以及“武汉区域规划”的组织机构——“武汉区域规划委员会”,还分析比较了“武汉区域规划委员会”与今天“武汉城市规划委员会”的异同;还介绍了“武汉区域规划”的主要成果,主要成果可为前奏、高潮、尾声三个时期,最重要的为“高潮期”的4大成果;最后介绍了“武汉区域规划”的社会背景、法规依据和理论来源,从历史角度分析了“武汉区域规划”的发展动因与特点;第三部分是“武汉区域规划”的评析,客观评价了“武汉区域规划”的影响力、先进意识和局限性,总结了“武汉区域规划”的现实意义与历史地位,通过分析比较“武汉区域规划”的主持者朱皆平与鲍鼎今天学术地位的现状,认为在城市规划历史领域,朱皆平的历史功绩与学术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并呼吁提升朱皆平在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历史上的学术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