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养阴法在温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临床运用广泛,并与疾病发展及预后关系密切。养阴法主要通过生津,养血,填精等获得疗效,除此之外,还有养阴透邪,助热外达;养阴泻下,增水行舟;养阴以制阳敛阳等作用。在卫分证阶段,养阴法主要表现为滋养肌表阴津,防止肺胃功能损伤,亦助初犯之邪从肌表透出。不可过汗伤阴的观点从另一个方面体现出即使在津伤不著的卫分证阶段也需要顾护阴津,防止热邪传变。而对于湿热在卫,也应当注意不可过燥伤阴。在温病的气分阶段,无论是阳明经证或者阳明腑证,其养阴的途径均是通过泄实而养阴,经证清热而护大伤之津,腑证急下而存将亡之阴,大有釜底抽薪之势,虽未使用过多养阴药物以防碍邪,但却是在祛除热邪的效力上保得机体津液,正气不虚。气分证的进一步发展可出现正虚邪少的局面,而热伤津液后,胃中津气不足,欲汗无源者,邪气流连不解,宜滋养胃阴津液来战汗透邪。清化湿热之治法多用于气分证,除了燥湿清热之外,亦需要重视阴津的保护。到了温病的营血分阶段,养阴法主要体现在清热凉营、凉血散血养血以及凉肝息风等方面。凉营即护阴,防止热邪对津液的进一步灼伤;凉血即养血,津液不亏,充盈脉道,瘀血自除,热邪有路可散;热灼津液,筋脉失养后出现肝热生风,凉肝即是清热,养阴即可息风。尤其是对于热瘀胶着之证,养阴法更是具有显著疗效。温病后期是养阴法运用最多的时期,主要是针对正虚邪退,需养阴配合益气以扶正;邪留阴分,需搜邪以保阴;热耗真阴,需壮水以制火;肾精衰竭,需补以血肉有情之品。对于温病后期的治法,主要以甘寒养阴及咸寒养阴两大治法为主,亦可酌情选择益气养阴、酸甘化阴之法治之,对温病后期的治疗有着相当理想的效果。从200个古今临床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养阴法在温病各个阶段都有可以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在临床运用上养阴药物所占的比例也比单纯应用清热、活血、攻下等其他温病治疗大法的所占比例要大,由此足以证明养阴法在温病治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