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卒中在我国发病率居世界第二,文献报道,45%入院脑卒中患者存在吞咽困难,并由此可引起双侧肺部感染、营养不良、甚则窒息等严重后果,影响患者疾病康复,从而增加了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因此,对吞咽功能障碍进行早期的筛查、及时诊断并且治疗干预,能够降低营养不良、肺部感染和窒息等严重并发症,同时使有吞咽功能障碍的卒中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有效地升高,使病残率、死亡率均得到下降。中医病因病机方面,祖国医学并无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病名,根据主要症状,本病可归属为“喉痹”、“舌蹇”等范畴。历代医家对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病因病机提出了各种见解,主要认为本病与风、痰二者相关。作者通过研究,结合前人的经验,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情绪激动,情境低落,长期大量饮酒或不良饮食嗜好,导致气血阴阳失调,脏腑气机逆乱,血瘀、痰浊凝滞于脑窍和舌本诱发此症。按照脏腑辨证理论,卒中后吞咽困难主要与肾、脾、心三脏有关。根据现代临床医学研究认识到,吞咽的整个过程一般可分为四个期:口腔准备期、口腔期、咽期和食管期。与脑卒中疾病相关较为密切的是口腔准备期、口腔期和咽期这三个阶段。脑卒中后引起吞咽困难的神经机制包括:大脑皮质下行投射损伤、脑干延髓吞咽中枢损伤、与吞咽有关的周围神经(如脑神经)损伤等等。目前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有很多种治疗方法,包括中医中药、针灸、康复训练、电刺激、球囊扩张技术、高压氧疗法、心理治疗等多种方法,其中针灸治疗又包括有电针、穴位封闭、靳三针疗法、项针疗法、翳风穴透刺、芒针透刺、眼针、穴位注射等等;电刺激则包括有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和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 Vitalstim电刺激疗法的应用是近年来吞咽障碍康复的热点。但目前国内外尚无使用舌三针结合Vitalstim电刺激疗法治疗缺血性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研究文献。基于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研究目的:使用舌三针结合Vitalstim电刺激疗法治疗缺血性卒中后吞咽困难,分别观察洼田吞咽能力评定法、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和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通过科学的统计方法,客观地评价这两种疗法的疗效及安全性,并规范其治疗方案。2研究方法:2.1文献研究:对现有中外文献中有关缺血性卒中后吞咽困难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及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文献研究,并就近年来的缺血性卒中后吞咽困难研究进展作了系统综述,为进一步探讨舌三针结合Vitalstim电刺激疗法治疗缺血性卒中后吞咽困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2临床研究:将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舌三针组、Vitalstim电刺激组(以下简称电刺激组)、舌三针结合Vitalstim电刺激组(以下简称结合组)三个组,每组30例。三组患者均采取的基础措施为:根据基础疾病情况采取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改善脑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等对症处理,嘱患者自行吞咽康复体操练习。舌三针组行舌三针治疗, 电刺激组行Vitalstim吞咽电刺激治疗,结合组则先后行Vitalstim吞咽电刺激治疗及舌三针治疗;治疗前及治疗两个疗程后分别采用洼田吞咽能力评定法、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和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进行评定。3研究结果:3.1通过对今年来针对缺血性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文献研究,舌三针及Vitalstim电刺激疗法均能较好地改善吞咽功能。3.2对三组治疗组在治疗前后洼田吞咽能力得分的差异进行比较,治疗前后等级差异为0评估为无效,治疗前后等级差异为1评估为有效,治疗前后等级差异为2以上评估为显效。对三组间的治疗疗效使用的非参数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三组间的治疗效果差异有显著性差异(x2=11.015,P(0.01),说明三组治疗组之间的治疗效果有差别。其中结合组的治疗效果比舌三针组和电刺激组高。3.3使用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对三组治疗组治疗前后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得分的差异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显示三组患者治疗组之间的治疗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F=5.890,P(0.01)。使用LSD进行事后两两比较,结果显示结合组分别与舌三针组(P<0.01)、电刺激组(P<0.01)在治疗前后的疗效上面有显著性差异。而舌三针组与电刺激组之间的疗效没有显著性差异。3.4使用多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对三组治疗前后用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进行三组疗效之间的等级差异比较,结果显示三组间的治疗效果有统计学上的差异(H=20.910,P<0.001);分别对舌三针组和结合组、电刺激组和结合组在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评估结果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结合组疗效好于舌三针组及电刺激组。4结论:三组治疗对缺血性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患者改善吞咽功能方面均有效,但舌三针结合Vitalstim电刺激组在改善吞咽功能方面比舌三针组、Vitalstim电刺激组疗效更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