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功是调心、调息、调身融为一体的身心锻炼技能。其中的调心、调息、调身通常简称为“三调”。三调操作究竟会对人体产生怎样的影响,应该用怎样的研究方法去探讨其影响,都是气功科研的基础性问题。我们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从练功效应和科研方法两方面探索气功现代研究的新路。 本课题的具体内容是,通过对未练气功者(在校大学生,男女各半)的短期培训,观测分析每一受试者分别进行顺腹式呼吸、观想丹田内红色小球转动及顺腹式呼吸协同观想丹田内红色小球转动等3种不同身心操作方式的主观感受与脑电活动情况,比较各个过程中主观感受、脑电变化的差异,并试图说明这些变化的意义。 如上所述,气功是三调合一的心身锻炼技能。由于本课题的受试者在测试过程中均为坐在椅子上,故实验的全部内容和全过程可以看作为对以平坐、顺腹式呼吸、观想丹田红色小球为三调操作内容的简易气功功法不同操作方式的测试,实验的目的在于观察气功修炼过程中调息与调心分别操作与协同操作是否有不同效应。 气功锻炼中三调和合一与否对是否达到气功境界有重要影响。在本实验中,由于坐式是固定不变的,对顺腹式呼吸和观想丹田红色小球的分别测试旨在观察调息与调心内容各自的身心效应;而顺腹式呼吸、观想丹田红色小球的协同操作,加上原本固定的坐式,三调操作就达到了协同,即进入了初步的三调合一境界,故这一步是观察整个气功境界的身心效应。因此,本课题的比较研究也可为练功者是否进入气功境界提供客观检测依据。 另外,考虑到性别差异可能是气功三调操作的影响因素之一,故对实验结果还做了男女之间的统计比较。 本课题采用的主观操作与客观检测双向设计、同步进行、相互参照释义的方法是对气功科研思路和方法的新探索,与以往气功效应检测的实验方案有所不同。 本课题的实验结果如下: 1、顺腹式呼吸过程中,α1、α2、α3波在前额部和枕部均有所增强;同时伴随着δ波在前额部出现明显升高(P<0.01);θ波在后枕部出现明显升高(P<0.05);α2波在中央部与两前颞部出现明显升高(P<0.05);β波在大部分脑区略有升高的现象。 2、观想丹田内红色小球转动过程中,α2波在前额部有所增强,α1和α3波在枕部有所下降;δ波在左侧大部分脑区略有升高、右侧略有降低;θ波在各脑区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尤其右前额与两后颞侧明显降低(P<0.05);β波在各脑区无明显变化的现象。 3、呼吸协同观想过程中,α1和α3波在前额部均有所增强,α1波在枕部有所下降,在中顶部有明显下降(P<0.05),α2波在枕部有所下降,α3波在枕部尤其是右枕部有明显下降(P<0.05);δ波在大部分脑区略有降低;θ波在除前额部和中额部脑区以外均有明显的降低(P<0.01);β波在前额部脑区明显升高(P<0.01)的现象。 4、观想实验中,α3波在大部分脑区出现了观想后安静闭眼比观想过程中下降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