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废水A<'2>/O<'2>工艺脱氮试验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udwindb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焦化废水是一种典型的含高浓度氨氮的难生物降解的工业废水。本课题根据焦化废水的水质特点,以太原煤气公司第二焦化厂的焦化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A<2>/O<2>生物膜工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脱氮试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A<2>/O<2>工艺在进水COD为1025.1~1487.9mg/L,氨氮为75.0~297.5mg/L,pH值为6.8~7.7,碱度为422.7~520.8mg/L(以CaCO<,3>计)的水质条件下,以3.5倍的平均回流比,49.28h的生化处理HRT,4.56gNaHCO<,3>的日加碱量,氨氮处理效率平均达97.8%,硝酸盐氮的反硝化率达89.36%,说明脱氮效果良好。 工艺总体效果控制的关键工艺段为缺氧段(A<,2>),其COD和氨氮的表观去除率为74.1%和82.9%,实际去除率分别为32.15%和37.37%,完全反硝化率为80.23%。其高效率的污染物去除原因分析为:缺氧池是一个复杂的反应器形式,微生物种群较为丰富,污染物的去除并不只是实现原来单一的功能——反硝化。此外,回流比R与反硝化率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69055;工艺进水C/N比满足反硝化的要求,无须外加碳源。 工艺O<,1>和O<,2>段的氨氮去除效果良好,分别为63.81%和53.60%。但是从硝化效果来看,O<,2>段为41.10%,远大于O<,1>段的14.14%。可见,氨氮去除率和反硝化率并不相等,其原因有:工艺中存在同时硝化反硝化现象;异养菌的同化作用,吸收了部分氨氮或者硝氮,并且O<,1>段的异养菌数量多于O<,2>殴。运用Matlab,对O<,1>和O<,2>段工艺长期运行的氨氮和硝酸盐氮的出水浓度进行了预测:O<,1>段出水NH<,3>-N浓度均值为10.2178mg/L,出现概率为1,置信区间为[8.2766,12.1590]mg/L,出水硝酸盐氮浓度均值为5.8450mg/L,出现既率为1,置信区间为[3.8382,7.8518]mg/L;O<,2>段出水NH<,3>-N浓度均值为L8160mg/L,出现概率为0.9999,置信区间为[3.6888,5.94341mg/L,出水哨酸盐氮浓度均值为9.5874mg/L,出现概率为1,置信区间为[7.1886,[1.9862]mg/L。 采用A<2>/0<2>工艺处理焦化废水能够使出水氨氮浓度达到《污水综合排放示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NH<,2>-N<15mg/L)。工艺技术可行,效果稳定,经济合理。
其他文献
钢筋混凝土短柱的刚度大,但变形能力和耗能性能差,地震时易发生脆性剪切破坏,容易导致结构破坏甚至倒塌。笔者提出了改善短柱抗震性能的新措施,通过在普通混凝土短柱中加设斜
层状板当上下表面为自由边界面时板中将会产生板波,文中通过求解行列式和采用传递矩阵法分别得到了单层板和任意层板的特征方程,研究了单层板和双层板中板波的频散特性和板中位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当今世界上的挑战性工程,区内新构造活动强烈,工程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南水北调工程事关国计民生,工程的安全可靠性极为重要。 由于西线深埋长隧洞穿越多个
单层柱面网壳是中大跨度屋面结构中的常用结构形式,拱准线形式的不同会导致网壳受力性能的差异。有的在实际工程中,圆柱面单层柱面网壳凭借优美的结构形式和易于施工两大优点
与直接粘贴碳纤维加固RC梁的抗弯承载力相比,采用施加预应力后的碳纤维加固,既有效地利用了碳纤维的高强度,节约碳纤维用量,又能抑制构件的变形和裂缝的发展,其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一直以来,水资源的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地下水的开发和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地下水的铁、锰污染相当普遍,生物固锰除锰理论为地下水除铁除锰技术开辟了
结构参数识别是目前结构工程学科中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正确的参数识别是结构动力与稳定设计的关键,基于神经网络的结构参数识别则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结合目前参数识别的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在研究冰水两相流问题时,越来越多的采用了数学模型的方法。数学模型以其方便高效,费用低廉的优势,已经成为研究冰水两相流运动规律的一种重要手段
焦化废水是煤高温裂解得到焦炭和煤气,在回收焦油、苯等副产品的过程中产生的。其成分非常复杂,含有焦油、苯、苯酚、氰化物、吡啶、喹啉、嘧啶等生物难降解物质,色度高,水量、水
建筑物地基或路基的沉降预测一直是土木工程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土力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对于目前已有的沉降预测方法而言,主要有基于本构模型的数值分析方法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