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云南省省、市、县、乡四级及羁押场所防艾医务工作者基本信息、ART工作情况、前景期望等,探究防艾工作成效影响因素,提出加强医务人员能力建设的策略与途径,归纳出有利于云南省疫情发展的艾滋病综合防治模式。[方法]本研究按照每500位治疗患者抽取一名医务人员参与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抽取样本361个,对问卷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了解防艾医务人员基本情况、工作满意度、防艾工作成效影响因素等。[结果]云南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定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参与问卷调查共361人,其中省级22人、州市级92人、县区级144人、乡镇级60人、羁押场所43人。他们承担着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医疗诊疗和转介、心理疏导;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健康咨询等任务。1.基本信息:防艾人员男女比例1:2,平均年龄38.9±9.4岁,年龄区间以40-50岁(37.4%)为主;民族中汉族占65.7%;本科及以上学历占50.4%,其中硕士学历占2.8%;临床医学专业183(50.7%)人;职称分布以初级(34.9%)为主,副高及以上职称占15.2%。2.工作情况:专职209人,占57.8%;编制内医务人员246(68.1%)人;认为所在治疗点医务人员数量不足的有229(63.4%)人,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年限不足5年的有169人,占总数的46.8%:医务人员每日工作时长8小时以上的占35.7%;工作负荷自我评分7.3分;日常工作中经常加班的有128(35.5%)人;防艾人员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周期为一个月的有127(35.2%)人;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家庭生活的占49.9%;85%的调查对象认为“患者难管理”是影响工作开展的最主要障碍。3.待遇情况:接受调查防艾人员平均实际收入为6021元,平均期望收入为9638元,比值1:1.6;收入相较去年上升的占36.5%,收入水平在单位同等资历工作人员中属于最低的有83(22.9%)人。4.工作满意度:对于是否愿意继续从事ART工作,选择“愿意”的有275(76.1%)人;按照成就感指数1-10分(低-高)打分,大于8分的有194人,占 53.7%。5.培训情况:361名调查对象中共有341人参加过抗病毒治疗相关培训,占总数的94.5%,培训次数超过20次的有35(9.7%)人;自我感觉ART相关知识掌握不足的有126(34.9%)人;关于培训的内容关注频率最高的依次是抗病毒临床治疗(91.4%)、ART管理(81.1%)、入组治疗与关怀技能(80.8%)等。6.工作成效影响因素分析:工作成效中督导检查周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31,P=0.003),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上级赴治疗点督导工作周期越短(小于1个月),工作成效越高(OR=1.947,95%CI:1.245-3.044)。7.羁押部门:医务人员学历、专业对口率较高,但兼职从事ART工作的医务人员占74.4%,工作年限不足5年占58.1%。综合知识技能尚有很大提升空间,提示需注重加强本省羁押部门专职防艾队伍建设,强化医务人员培训,逐步提高医务人员的诊断水平。[结论]1.现状:云南省从事防艾医务人员队伍整体配置趋于合理但有待完善;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大、负荷重;薪酬水平和福利待遇较低;防艾人员对ART工作的满意度和期望值有待提高;培训形式和内容需进一步丰富提高。2.工作成效分析:统计结果分析,建议领导加强对防艾工作的重视程度,定期督导,督促医务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分管领导尽可能增加科室会议频率,及时帮助医务人员解决工作中的困难,推进防艾人员在业务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方面的提高促进工作有序开展。3.对策与建议: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整合工作机制;完善福利机制,促进中心下沉,建立稳定的人员队伍;上级部门加强重视,善用激励机制,关注职业倦怠;注重专业知识技能培训的“质”和“量”,有效提升人员管理能力;完善羁押场所与地方机构合作,探索建立长效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