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盆地结构综合地球物理解释与油气有利区带优选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home1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羌塘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巨大,被视为今后中国关键的油气资源接替区,对于未来能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羌塘盆地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复杂的地质构造,使得目前油气勘探程度和研究程度较低。复杂的表层结构和构造条件使得单一的勘探方法往往难以取得高质量成果。因此,利用综合地球物理解释开展盆地结构研究,充分发挥各种地球物理方法的优势和特长,对于加快羌塘盆地石油勘探意义重大。本论文以重、磁、电、震等资料的收集与重新解释为基础,通过多种地球物理资料的正、反演拟合,形成了适用于羌塘盆地复杂地表结构和地质构造的综合地球物理解释技术,采用构造解析和剖面模拟等研究方法,深入研究了羌塘盆地断裂和地层展布等特征,构建了盆地构造格架,结合盆地石油地质基础资料分析,进行了石油地质条件研究评价并优选出有利区带。根据岩石物性资料明确了羌塘盆地沉积层密度、磁性、电阻率界面:新生界密度较小,前泥盆系基底密度较大;磁性强度以基性岩最大,其次是变质岩和酸性岩,沉积岩最小,接近于零;岩浆岩、变质岩及灰岩电阻率值较大,砂岩等碎屑岩电阻率值较低。对重磁电等资料进行解释,明确了各种地球物理资料反映的盆地地质结构信息,各类资料的一致性较好,增强了解释的可靠度。羌塘盆地的基底深度差异显著,大体呈现出南浅北深、东西浅中间深和南北均分布有基底沉降区。基底在盆地东部土门西煤矿到安多、聂荣区域和中央隆起区西部受侵入岩影响,其中盆地西部基底直接暴露于地面之上,南北坳陷内部均分布基底埋深较深的地区。盆地的构造单元呈现为“两坳一隆”主体构造格局,从北到南依次是北羌塘坳陷、中央隆起和南羌塘坳陷。三个构造单元可进一步划分出多个二级构造单元;南羌塘坳陷的南边界可视为盆地的边界,在南羌塘坳陷南侧划分出羌南隆起。羌塘盆地断裂构造十分发育,解释出MT资料和重力、地质皆有显示的二级以上断裂41条,EW、NWW、NEE向断裂最发育,断层性质以逆冲断层和走滑断层为主。在前泥盆系基底之上划分出第四系-白垩系、侏罗系、三叠系和二叠系-泥盆系四套地层(电性层)。第四系-白垩系厚度在盆地南北边缘的山前带及中央隆起区分布较厚,超过了400m,而其它地区主要在100-200m之间;侏罗系是羌塘地区出露最多的地层,厚度在2000-6000m之间,最厚分布在南羌塘坳陷的土门西深凹陷和北羌塘坳陷的双湖北深凹陷;三叠系分布较稳定,厚度在1000-3000m之间,平均2000m,南北坳陷和东北地区分布较厚;二叠系-泥盆系分布最厚的地区是双湖北深凹陷和土门西深凹陷,但由于岩浆活动,安多一带该套地层已被破坏,中央隆起带西部,地层出露地表或被完全剥蚀掉。依据羌塘盆地生储盖和油气保存条件分析,结合生油凹陷的空间配置、生储盖组合的垂向配置、断裂构造、岩浆活动、可能的圈闭条件等因素的深刻剖析,划分出双湖北深凹陷、双湖-扎仁克吾凸起、土门西深凹陷3个I级油气有利远景区和4个II级有利远景区。选定双湖北深凹陷、双湖-扎仁克吾凸起是下一步勘探的有利目标,其中(1)、(2)号构造在石油地质条件上较为有利,(3)、(4)号构造埋藏浅,为首选目标区。该论文有图35幅,表15个,参考文献156篇。
其他文献
核电压力边界设备长期运行在高温腐蚀性介质中,应力腐蚀开裂(SCC)导致的破损失效问题困扰着核电厂的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上世纪60年代末,二代压水堆(PWR)普遍使用600合金。由于600合金在高温介质中的SCC失效而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达上千亿元),替代600合金的690合金开始得到应用。自此,揭示600和690合金的SCC失效机理并建立其寿命预测模型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U形弯、C形环和慢应变速
学位
煤炭资源开发的“深部”不仅指埋藏深度,更是一种由地应力场、温度场、动力场和化学场共同控制的地层状态。暗构造(断层、陷落柱、构造裂隙)活化导致岩溶突水是华北煤田深部煤层开采面临的重大威胁,对于深部暗构造特征、属性、活化机理以及属性再造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本文通过开采煤层下伏煤岩层力学性质、孔裂隙、渗透率实验测试、煤层开采暗构造演化数值模拟、暗构造活化现场监测、结合华北煤田深部煤层暗构造探查
地下资源的开采造成地表移动和变形,在地面建筑物内产生附加内力和附加变形,致使建筑物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和破坏。抗变形建筑是应对矿区建筑物下采煤的重要措施,随着钢结构建筑的广泛使用,其在地表变形地区得到了大量应用和推广。钢框架结构具有绿色环保、抗地表变形性能好、自重轻、装配化程度高、施工周期短、有效使用面积大、可重复使用等特点,是一类适用于采动区地面建筑物的结构体系。我国煤炭资源分布与抗震设防地区高度
抗生素大量使用引发的土壤生态环境问题已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我国是抗生素生产和消费大国,土壤抗生素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利用生物炭所特有的吸附性能控制土壤污染是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然而,原始生物炭的吸附能力有限,吸附在生物炭上的有机污染物存在二次释放风险。新兴的生物炭改性技术为强化原始生物炭性能提供了新的途径。鉴于我国农田土壤存在的有毒有害化学污染与氮磷流失问题,开展生物炭对土壤污染与氮磷流失协同控
摩擦荷电是一种十分普遍的自然现象,广泛应用于静电分选、静电喷涂和能源收集等工业领域。摩擦电选技术不存在湿法分选技术中产品脱水及水处理问题,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当前关于摩擦电选的研究多集中在宏观尺度,分析颗粒群的总体带电量,较少涉及颗粒碰撞摩擦过程的电荷转移规律,摩擦荷电的微观机理尚不明确。因此,本论文基于原子力显微镜,从微观尺度上研究了二氧化硅表面摩擦荷电和电荷耗散过程的机理
植物激素脱落酸(ABA)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许多方面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包括种子发育,种子萌发,芽休眠和气孔运动等。另外,ABA也是一种关键的胁迫激素,它调控植物对干旱、低温、高温和高盐等多种环境胁迫做出响应。ABA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对外界环境响应的方式有所不同。比如ABA通过ABFs和WOX5促进根干细胞维持;通过ACS2/5限制乙烯生成,从而维持初生根生长;通过促进蜡的合成和气孔闭合来限制水分流
低阶煤天然可浮性差是制约低阶煤资源利用的瓶颈问题。众多研究表明,低阶煤表面含氧官能团较多,含氧官能团通过氢键和水分子作用,从而降低低阶煤表面的疏水性。近年来,研究人员多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复合型药剂来改善低阶煤表面的疏水性,但所采用的药剂种类繁多,缺少针对低阶煤表面疏水性改善的统一措施。这主要是由于低阶煤表面性质具有不均一性,对低阶煤的表面性质进行全面表征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低阶煤的表面能分布是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eiDou-3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3)于2020年7月31日正式开通,广泛用于国防安全、交通运输、减灾救灾及芯片产业链领域,已成为国家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围绕实时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产品解算及高精度定位算法开展研究,内容涵盖BDS-3/BDS-2/GPS定位
目前,我国不产气井或低产井约5000口,多数为低渗透、低水压、低气压的“三低储层”,氮气闷井增产改造技术是解决此问题的手段之一。本文以山西省12件低、中、高煤级煤样为研究对象,从N2注入促进CH4解吸、煤基质收缩应变及孔渗变化问题出发,模拟研究了不同CH4+N2组合浓度、不同含气量/不同饱和度煤样、有/无注氮吸附/解吸(常压/逐级降压解吸)应变、解吸率及渗透率特征,建立了N2诱导甲烷解吸收缩应变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