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归纳推理是由有限个具体事实推论出一般性知识经验的过程,是一种基础性的认知能力。归纳推理多样性效应是指一个归纳论断的前提差异越大,个体一般会倾向于认为这个论断的力度越大的现象。199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多样性效应可能与归纳推理的核心过程关系密切。而2000年以来,已有几位研究者开始用实验研究来讨论归纳推理多样性在儿童身上存在的可能性,以及尝试提出一些理论模型来解释归纳推理的心理机制。 在这些研究中,存在如下重要问题尚没有得到解决:1,研究归纳推理的实验任务过于宽泛,缺乏原则限制,导致结论经常相互矛盾;2,虽已提出多个理论模型,但缺少将模型解释与人类实际心理活动过程相结合的深入分析的尝试,致使理论模型常具有空想色彩;3,缺少研究象归纳推理这样的复杂快速认知加工过程的有效方法;4,对归纳论断前提差异程度的处理不符合可操作可系统变化的实验原则。 为此,本研究在如下方面展开了讨论和改进。根据归纳推理的基本内涵,设计了标准归纳推理任务,这种任务强调两点:从具体项目向一般性项目推论;项目和属性都设计为空白的,以剥离个体知识经验的干扰。在分析多个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采用贝叶斯定理证明了前提概率原则,并将此原则与人类心理过程相结合,将归纳推理分解为连续进行的三步过程。设想了复杂认知分段迟滞研究法(Complex Cognition Subsection Delay,CCSD),以深入细致地分析讨论个体在进行归纳推理时的心理过程及机制。 本研究设计了四个实验任务,构成两个实验。在实验一中,包括经验丰富领域的情境任务和经验贫乏领域的图片任务,这两个测试都是传统的一步完成的任务;在实验二中同样包括经验丰富领域的情境测试和经验贫乏领域的图片测试,但图片测试是根据我们设想的CCSD研究法而设计的,将一个归纳推理过程分解为三步。然后严格按照实验设计使用VB6工具编写了程序,通过计算机来控制实验过程,并自动记录各个自变量结果,在每个被试完成全部实验任务之后进行个别访谈,记录其实验期间的思考过程和判断理由。实验采用个别实验的方式,研究了约120名大学本科生。得到如下结论: 归纳推理多样性效应前提概率原则的实验研究n l,被试在经验丰富领域完成的归纳推理没有表现出多样性效应,而在经验贫乏领域完成的归纳推理时则表现出了极显著的多样性效应。结合对被试的访谈记录的分析可以发现,被试在经验丰富领域可能并没有进行归纳推理活动,因为这些任务通过演绎或类比就可以解决;而在经验贫乏领域,没有经验的强烈影响,被试的潜规则信念容易激活,故被试的推论不自觉地反映了归纳推理原则。这一结果证实了本研究的一个猜想:只有严格的标准的归纳推理任务才能引起被试的归纳推理活动。 2,多样性效应与归纳推理核心过程紧密相关。研究发现,当个体没有进行归纳推理时,前提项目之间的差异对于他们的推论没有影响,而当个体进行归纳推理时,前提项目之间的差异则表现出强烈的影响,出现所谓多样性效应。本研究认为,归纳推理应该对前提项目之间的差异有直接的灵敏的反应,所以归纳推理多样性效应可能成为判断归纳推理是否发生的重要指标。 3,传统的一步实验结果与我们设想的分步实验结果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这提示:我们设想的分步研究方法没有破坏归纳推理,所以这种方法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在分步实验中,数据与理论预期吻合得很好,在不同步骤上被试的反应有规律地变化,而且被试在每一步骤上的选择都极显著地不同于机会水平,这说明本研究根据前提概率原则对归纳推理实际心理过程的分析是正确的。 4,本研究结果说明,归纳推理多样性效应的心理机制可以用前提概率原则来表达:一个归纳论断的前提(同时)成立的可能性越低,个体将认为这个论断的力度越高。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和贝叶斯定理的证明,归纳推理多样性效应可表述为如下过程:①,个体先有对各个陈述(包括前提陈述和结论陈述)成立可能性的估计(先验概率);②,个体得知前提陈述成立可能性为1(判断条件。被试对出乎意料的可能性常产生惊讶感);@,个体对结论陈述成立可能性做出估计(后验概率,常由于惊讶而放大对相应结论成立可能性的估计)。本研究认为归纳推理多样性的心理机制存在这三步当中,而第②步是核心过程。 5,前提项目间的差异数量化处理同时也是人工化处理,就本实验结果而言,如果前提项目间的差异达到其最大差异的一半以上,被试的归纳推理就会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效应。而当组间差异很小(id)时,虽然被试能够显著地判断哪个组的差异更大,但他们在进行归纳推理时没有明显偏向,这说明被试在清楚地使用如下潜规则信念:某归纳论断的前提(同时)成立的可能性越低,此论断的力度将越高,而且此规则的使用是有限制的,只有当差异达到一定程度才能使用这一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