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分析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与Apofix手术方式治疗成人创伤性寰枢椎脱位的疗效,探讨成人创伤性寰枢椎脱位的最优手术方式。方法: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对61例创伤性寰枢椎脱位的成人患者成功实施手术,将他们分成Apofix组(对照组)和椎弓根螺钉组(观察组)。观察组方法:麻醉成功后,取俯卧位,头环固定架固定头部。取颈后正中入路,逐层切开显露寰枢椎后方结构。选择寰椎椎弓根钉的进钉点。以开路锥锥开骨皮质,2mm椎弓根锥沿椎弓根锥入,克氏针探查钉道无误后,2.5mm椎弓根锥扩大钉道,拧入3.5mm直径椎弓根螺钉;以开路锥在枢椎侧块内上缘锥开皮质骨,神经剥离子探查钉道,2.5直径手锥沿枢椎椎弓根内上缘锥入,克氏针探查钉道无误,拧入3.5mm直径椎弓根螺钉。安装底座及连接杆,拧紧枢椎螺帽固定提拉杆,拧紧寰椎螺帽提拉复位固定寰椎。准备植骨床,取自体髂骨植骨,置引流管。对照组采用Apofix手术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相关参数、复位的效果、稳定性、植骨融合率及脊髓功能恢复情况,并且对比两组的近期临床疗效。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引流量少,术后负压引流管拔管时间短,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13.43±0.98d,与对照组13.35±1.02d无统计学差异。(2)术后6个月,通过影像学对比,观察组仅有1例存在寰枢椎轻微前移,但无明显的寰椎前弓上仰及寰枢椎后方棘间隙减小,认定为未完全复位。而对照组中有11例有寰椎前移、寰椎前弓上仰及寰枢椎后方棘间间隙减小的现象,考虑未完全复位。观察组未完全复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有统计学差异(X2=6.48,P<0.05)。(3)术后6个月对两组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5%,显著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6.67%,两组有统计学差异(X2=4.29,P<0.05)。(4)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JOA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有统计学差异(t=4.28、2.91,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J0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3.26,P<0.05)。(5)采用Odom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评定术后6个月临床疗效。观察组优良率87.10%,显著大于对照组60.00%;观察组总有效率100%,显著大于对照组93.33%,均有统计学差异(X2=14.28、8.39,P<0.05)。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成人创伤性寰枢椎脱位临床疗效满意,优于APofix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