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是对地球生态圈影响最大的空间单元。如何将城市发展纳入可持续的轨道,成为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关注的主题。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离不开建立在清晰价值判断基础上的科学理论的指导。可持续性概念模型立足于理论探讨,面向实践操作,与价值理念相关联,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对可持续性问题的理解。
本文以概念模型为研究主线,以城市地域为空间单元,尝试以生态中心为价值立场,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进行从理念到实践的一种探索。全文以文献调研为主,辅以实证研究,进行城市可持续性概念构模及其应用研究。论文的基本框架包括理论基础和实践思路两大部分,共计8章。主要内容简述如下:
第一部分,可持续性概念构模理论基础研究,侧重可持续性价值立场相关的理论探讨。
——绪论。论述城市可持续发展概念模型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界定相关概念,分析本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文献综述。在对国内外概念模型回顾分析的基础上,对有关代表性学科观点加以述评,提供可持续性概念模型多样化研究视角的一个概览,并对城市科学领域中关于城市的各种隐喻进行梳理,为可持续性城市概念思想的界定提供研究基础。
——概念构模基础研究。从价值观与系统观探讨可持续发展概念构模基础问题。从国内外主要概念模型研究成果入手,归纳总结出可持续发展存在三种主要的价值前提,论证表明其中的生态优先具有最终的解释性,进一步提出可持续发展的人地二元、自然—社会—环境三元、生态一元等三种理论框架。国外可持续性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论研究进展表明,对于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性问题的考虑,批评性方法论和软系统思想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最后通过一个概念模型范例来进一步明确,可持续性价值观和系统观是概念构模的重要前提条件。
——城市可持续性概念构模背景研究。立足于当代城市可持续发展本质问题的探讨,从生态中心的价值立场,分析人地矛盾日趋严峻的根源在于全球流行的一种文化价值观,即将经济效率与经济规律置于自然规则之上。在经济为先的主导文化模式下,由资本的逐利性而来的扩张性,与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相互加强,成为当代人类活动影响地球生态系统的一大动力特征。
——城市可持续性概念构模。基于生态中心价值观和自组织系统观,遵循认识理解复杂系统的一般过程—白箱化方法,以城市物质有机体线性代谢为分析起点,通过一个可持续性城市概念模型的设计,展示城市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各要素整合发展的过程。模型表现的生态过程与社会过程的强相关性,表明要实现城市环境可持续性目标,涉及以人为主体的城市系统的全面重构。
第二部分,概念模型实践研究,侧重可持续性应用理论的探讨。
——概念模型的一种应用研究。相对于传统规划方法,可持续性规划更为关注“什么目标”和“如何努力”。通过建立城市发展的趋势—目标的未来情景方案,概念模型有助于实行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自我检查和自我纠偏。向可持续性目标接近的行动过程,也是地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过程,而这有待于规划管理实践的不断创新。实证部分以扬州为例,围绕向“可持续性城市”目标的努力,从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和趋势以及可持续性项目个案等两个方面展开分析。
——概念的一种实践思路。运用生态优先的可持续性概念思想,检讨城市区域开发活动。根据经验观察以及对两种空间开发概念模式(网络开发和轴线开发)的比较,分析表明相对于经济为先的网络开发模式,轴线开发是现实更为合理的模式,进而探讨轴线模式的空间利用方式,并应用于扬州地区的实证分析。
可持续发展在概念模型层面的研究基本上是一种探索性研究。本文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尝试:
——研究框架。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型发展范式,理念付诸实践,要有清晰的价值判断一科学的理论诠释——明确的操作思路,本文基于一种生态优先的概念构模,通过“理念——理论——实践”前后连贯、内在一致的研究脉络,为可持续发展综合研究提供一种研究思路。
——理论观点。(1)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优先、三要素平衡、生态优先等三种基本价值观的系统总结,提出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生态一元论、人地二元论和社会——经济——环境三元论等三种理论模型,丰富了地理学人地系统基础理论内容。(2)对网络开发和轴线开发两种概念模式作了深入探讨,进一步澄清网络开发的负面后果,揭示轴线开发的现实意义,进而探讨了生态健康的空间利用思路,明确了城乡分明的空间开发方式,对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的空间开发模式的理论完善有积极意义。(3)初步探索了实现科学领域和政策领域连动的可持续发展管理思路,有助于对当前经济中心的发展实践的检讨。
——分析方法。以概念模型为平台,进行跨学科交叉融合的分析研究,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多学科多部门难以兼容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困境。可持续性概念模型面向实践,研究旨在改善对可持续性问题的理解,并有可能影响到决策和公众行为,所以,本文写作上力求观点明确,表述清楚,以有助于研究结论的理解和达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