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色经典”是指在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导下创作的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政治运动和普通工农兵生活的典范性作品,包括小说、广播、戏剧、影视、绘画、音乐等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批自文革后就沉寂且多被诟病的作品,在大众消费文化市场的包装下,重新回到了人们的文化视野。与红色经典产生年代的文化氛围不同,当代中国的方方面面都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全球一体化的国际背景下,中国社会陷入了空间的多元化状态。传统的一元化政治格局被打破,开放和商业意识深入人心,社会转型带来了文化形态的改变,传统的艺术、审美被纳入了商品生产和流通的领域被加以泛化,出现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倾向。红色经典,这一批文艺典范之作也被纳入消费文化领域,被制作成满足人们日常文化需要的娱乐化产品。多元的社会格局造就了多元并存的审美文化形态,主旋律文化、精英文化、消费文化构成了当代审美文化的主体。当前,在三种文化形态中,消费文化来势汹汹,它打破了过去主旋律文化“一枝独秀”的局面,同时严重挤压了精英文化的受众和市场。一方面,消费文化改造了主旋律文化、精英文化的品格,它的可接受性、流行性为主旋律文化、精英文化的普及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另一方面,主旋律文化、精英文化的高雅品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消费文化平面化、庸俗化的缺陷和不足。三元文化的对弈、竞争、融合成为当代审美文化的主要特征。红色经典作为主旋律文化的产物,具有着精英文化的品位,在消费文化背景下,这就意味着商业潜力和品牌价值,具备着被重新阐释的空间和意义。消费文化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大众传播媒介,如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等新兴媒介成为了人们文化接受的主要方式和来源,文学的地位日益边缘化,大众传媒以其强大的娱乐功能主宰了人们的生活。而图像以其逼真的影响、唯美的画面、视听的感受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感知历史、了解世界的主要手段。传播形式和接受方式的变化,为红色经典的改编提供了一个契机。红色经典的改编活动始于20世纪90年代,直至今日,已经蔚为大观,各种名目的红色经典电影或电视剧展播层出不穷。在艺术形式的转换过程中,由于消费意识的渗透和改造,红色经典的故事内容被扩充或重组,原本的理性化叙事也增添了不少的人情味,神圣的英雄形象也从神坛降落凡间,染上了不少的人间烟火。这样的消费化改造,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原著过分理性化、政治化的叙述,弥补了英雄人物身上人性、人情的缺失,扩充和丰富了红色经典的内涵,为红色经典的普及和传承做了有益的贡献,呈现出新的时代风貌。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中国社会陷入了空间的混乱,民族文化、理想信念的处境都极为艰难,红色经典的改编重述了民族历史,缓解了当下越演越烈的民族身份认同危机,为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同时,作品中所张扬的对信念的坚守、对理想的执著、对光明的向往,为当下贫乏、疲软的大众文化注入了一股清新的、强健的力量,发扬了中国文学的传统审美观,批判了当下私人化写作、身体写作泛滥的不良风气,为中国文学的当代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作品中革命英雄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勇于奉献、敢于牺牲等崇高品质,折射了当下道德滑坡的社会问题,为重塑社会价值体系、大众审美趣味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但是,消费文化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经济行为,为获得既定的经济利益,改编不免要迎合市场的需求,于是部分改编者有意或无意地将大众文化、流行文化的碎片“拼贴”进红色经典的电视剧中,造成了价值尺度的扭曲,以及审美体验的肤浅,出现了庸俗化、低级化的不良倾向。这种以市场为本位的改编,虽然可以获得短暂的轰动效果,但侵犯了民族神圣的历史记忆、集体记忆,贬低了红色经典的文学价值和经典品格,不利于当代艺术和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对此,我们应严肃看待,给予理性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