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Co催化剂上合成气制低碳醇的DFT及ReaxFF反应力场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tan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成气制备低碳醇路线是缓解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其中改性费托合成Cu/Co催化剂体系具有C2+醇收率高、反应条件温和、廉价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催化剂之一。但是副反应多、总醇选择性不够高、催化剂不稳定等缺点还未被克服,仍未达到工业化的标准。本文基于密度泛函(DFT)和反应分子动力学(Reax FF)理论,围绕Cu/Co催化剂上合成气转化过程,对Cu/Co双金属位点的具体催化特性进行系统研究,为Cu/Co催化剂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建立了较为完整的Cu/Co双金属上C2及以下物种的转化路径,基于DFT方法计算了路径中基元反应能垒,分析了C2+醇的生成机理。结果表明双金属位点对于基元反应并无明显的促进作用,甲醇生成路径均是主导路径,C2+醇的生成机理为:富Co表面CHxO解离生成CHx物种,CHx扩散到富Cu表面与CHO、CO发生插入反应生成CHxCHO和CHxCO,继而加氢生成C2+醇。为了将反应分子动力学的方法应用到Cu/Co双金属上合成气转化过程的研究,需要建立训练集,开发含Cu、Co、C、H、O元素的Reax FF力场参数,而训练集中基元反应过渡态是力场开发的关键。首次提出了基于“路径构造-动力学扫描-能量最小化”的过渡态搜索思路,开发了利用Reax FF反应力场搜索基元反应过渡态的程序,并提出了效率更高的路径构造方法,使得Reax FF反应力场可以精确地搜索基元反应过渡态。在此基础上,基于大量的物种吸附、基元反应能垒等DFT数据,开发了完整的Cu/Co/C/H/O反应力场参数。首次利用反应分子动力学研究了Cu/Co团簇相态随温度的转变过程。Cu/Co团簇在相分离时会经历从“壳-核”结构到“两极”结构的形态转变,体相分离度随着温度增加迅速而增加,Cu/Co比例决定了团簇表面和核心的原子组成,Co的加入明显抑制了Cu3Co1团簇表面位点的转变,保留了部分初始的Cu(100)位点,稳定了Cu团簇的表面。首次利用反应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Cu/Co单金属、双金属表面CHO、CH3O物种的转化路径。对于Cu单金属表面,提高H的覆盖度可以将主导反应从CHO的解离变为CH2O生成,显著地加快CH3OH的生成,并且其对于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大于温度的影响。对于Cu/Co双金属,富Cu位点主要发生CHxO物种的加氢反应,富Co位点主要发生CHxO解离反应,Co原子的加入使得反应路径由CH2O的生成变为CHO的解离,亚层的Co原子会稳定表层Cu原子位点,并且使其催化特性趋于Co原子,这种影响随温度增加而变大。
其他文献
模块化钢结构是一种高度集成的结构形式,具有施工高效、质量精良和绿色环保的优点。但现有模块化钢结构节点存在难以应用于中柱节点、不能直接传递上下柱间荷载、无法重复使
半导体光催化水分解技术是一种太阳能绿色转化和清洁利用的理想方法,为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可能的途径。通常,单一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存在
能源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动力,伴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能源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为解决能源供需问题,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低温热源,复叠式高温热
Inconel 718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的镍基变形高温合金,可用于制造涡轮盘、机匣、紧固螺栓等航空发动机旋转、静载部件。本文对Inconel 718合金在不同加工、服役过程中的析出
电子鼻是一种由交叉敏感气体传感器阵列组成的用于混合气味检测与识别的仪器。与常规的气体分析仪器相比,电子鼻凭借其快速、便携、廉价等优点被应用于石油化工、食品检验、
鸟苷酸结合蛋白(Guanylate binding proteins,GBPs)是干扰素诱导的鸟苷三磷酸酶(Guanosine triphosphatases,GTPases)超家族中的一个子家族。其与dynamin超家族蛋白具有同源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中有效的链路调度可以提高节点能量负载均衡、降低信息传输时延,其包含两个子问题:(1)最大化链路调度(Maximization Link Scheduling,MLS),即
本论文围绕仿生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在催化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分别从仿酶活性的MOFs材料、功能性生物小分子修饰的MOFs材料、MOFs-天然酶复合材料和仿生配体MOFs材料这四个方
商业飞机通过其环境控制系统(ECS)向座舱内输送经过调节后的空气来为乘客及机组人员提供安全、舒适、健康的座舱环境。中国机场严重的大气污染和较长的飞机地面等待时间导致
具有“弱刺激强响应”特性的智能软材料在众多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近年来引起了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一方面,软材料的许多应用离不开其自身微纳尺度的结构/功能化。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