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源特征融合的双向LSTM城市道路速度预测模型研究

来源 :江西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通速度预测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动态掌握交通流发展变化趋势,是进行交通诱导、出行路线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对城市管理、交通调度、道路资源分配乃至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深度学习方法开展城市道路速度预测是当前研究热点,城市交通状态受多种特征因素的共同影响,综合考虑影响交通状态的相关特征变量来提升模型预测性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基于滴滴开源算法计算得到的成都市道路速度时序数据集进行建模分析,综合考虑多个影响交通状态相关特征变量,分析成都市路网道路行驶速度的时空分布规律,构建了基于多源特征融合的双向LSTM深度学习框架。在进行道路速度时序预测的同时,捕捉向前和向后时段各相关特征因子对预测模型的影响,有望更好地进行道路速度预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模拟驱动网页的方法,实现了对Web浏览器内的气象数据的自动化批量抓取和解析,提升用于模型预测的数据质量和获取效率。采用一种道路速度格网单元数据集转换方法,以合理表达路网速度数据的空间分布。(2)分析了成都市路网道路行驶速度的时空分布规律和降雨天气对城市道路速度变化的影响特征。在空间上,越靠近城市中心道路行驶速度越小,低行驶速度的道路趋近于旅游景区和大型商业中心周边;在时间上,工作日和周末交通速度的变化模式存在差异;在不同道路等级下,行驶速度的变化不稳定。降雨对城市道路行驶速度有显著的影响,快速路对降雨天气更加敏感,影响程度在不同等级道路上存在明显差异。(3)构建了多源特征融合的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框架(Multi-source Feature Bi-directional Long and Short Term Memory Network,MF-Bi LSTM)。模型综合考虑了交通路网时空分布特征,引入天气状态、空气质量和时间属性特征变量,双向网络结构可同时捕获向前和向后时段的交通流速变化特征,能有效捕捉气象因素、环境变化和时间关联特征对城市交通运行状态的影响。(4)以成都市道路速度时序数据集进行建模分析,分别选取了ARIMA、CNN、RNN、单层LSTM和堆叠LSTM网络5个基准模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MF-Bi LSTM在一个标准周内的各个时间段均显著优于基准模型,在不同道路等级下能表现出更高的稳定性,与上述基准模型相比预测精度分别提高了2.93%、1.10%、2.45%、1.67%和1.02%。同时在不同天气状态和空气质量等级下,MFBi LSTM均能表现出更加准确和平稳的预测性能。(5)以融合多源特征的双向MF-Bi LSTM交通流速预测模型和成都市交通路网时序数据集为基础,采用超图GIS二次开发和华为云平台技术,设计和实现了一款基于Web GIS的交通速度智能预测系统。将MF-Bi LSTM预测模型集成到系统之中,实现了“道路速度预测”,“路况信息查询”,“道路速度时空动态分析”和“交通拥堵三维可视化分析”四个主要功能模块,更直观地展示各路段模型预测效果。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为响应绿色通信的号召,大量预编码算法和D2D(device to device)通信方案陆续被提出。对信道进行预编码可以在实现通信系统性能提升的同时节省能耗,利用D2D通信技术可实现系统频率资源利用率的提升。因此对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波束成形方案与D2D通信方案展开研究意义深远。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大规模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通信
传统固定道路监控方式存在反馈信息不及时性以及监测范围存在一定的盲区性问题,满足不了日益发展的道路交通管理要求。无人机灵活性强,轻巧便携、可以方便搭载摄像头进行航拍车辆检测,已成为新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中重要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由于实际道路交通环境复杂变化,对无人机拍摄成像质量影响较大,存在小目标检测酒精度不高以及相距较近车辆存在漏检和车辆位置定位不准确等问题,本文开展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无人机航拍图像
我国正迈入老龄化阶段,独居老人日益增多,老年人看护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建立老年人智能看护系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与社会效益。在老年人智能看护领域目前比较成熟的远程无线监护方案有GPRS/GSM远程通信方式以及Zigbee/Wifi短距离通信结合有线网络通信方式。GPRS无线通信方式的主要缺点是功耗较高,且随着我国5G技术的快速发展,面临退网的风险;Zigbee/Wifi技术虽然终端节点灵活,但
常规圆螺旋线具有宽带低色散的优点,在宽带中等功率行波管领域有广泛应用,然而随着工作频率进入毫米波段,慢波结构的尺寸急剧减小,圆螺旋线因为其三维结构特点难以准确批量加工。同时行波管功率的提升受到返波振荡和散热等因素影响。圆环双杆慢波结构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类适应于高功率行波管发展的慢波结构。研究表明:相对于传统的圆环单杆(环杆)慢波结构,圆环双杆慢波结构具有更大的工作频带和更高的相速度,以及更大的横截面
钢筋混凝土(RC)框架柱在强地震作用下的倒塌机理及其倒塌模式研究是建筑结构抗倒塌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根据现有研究成果及RC框架柱震害资料从结构抗倒塌角度总结归纳了RC框架柱可能出现的五种倒塌失效模式:模式a、b、c、d及e。其中模式a:柱底纵筋断裂或粘结失效造成整体倾覆破坏。模式b:柱底截面两端剪压裂缝不断向截面中性轴不断“侵蚀”,造成柱体发生竖向压溃。c:剪拉裂缝与剪压裂缝在柱底截面贯通,造成由
随着科学技术和数学方法的进步以及各种优良算法框架的出现,使得计算机处理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强、处理问题的种类越来越多,人工智能逐渐成为一个能够在日常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领域。在过去,人类也是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够轻松识别物体,计算机也是需要通过大量的学习才能够识别一些容易分辨的物体。人工智能就是根据人类大脑的神经元网络,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模型和规则,构建层层网络来进行图像、声音的分类和识别。所以,人工智能
随着数字产品的快速普及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图像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图像处理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色彩传递技术是图像处理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密切关注。现阶段,色彩传递方面主要存在细节保持能力不足、颜色过渡不自然、区域分割不准确、层次感不足和不能较好地保持内容图像结构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文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针对传统色彩传递方法存在的
低照度图像一般是在环境亮度低、背对光源等情况下获取的图像,这种类别的图像存在对比度低、噪声大、图像失真和视觉效果差等特点。针对低照度条件下所获取的图像有可能出现图像失真、自然视觉特征差等问题,提出一种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的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首先,用RGB-Max算法获取初始图像中的入射光分量,再用L2范数对其进行平滑,得到初始图像中的入射光分量;然后,对初始入射光的分量进行了细化性的增强。改进
中庭是自然通风建筑的一种重要构成形式,可以利用热压作用增强楼层通风。采用简化数学模型结合盐水模型实验研究中庭建筑内的自然通风问题以及通过开口流量系数的确定。为确定通风中庭增强楼层通风条件,基于空气通道方程和羽流理论,预测楼层和中庭各开口流量以及热分层位置,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针对流体密度差对流量系数的影响,进行瞬态排出流动实验及空间存在局部浮力源产生热分层的稳定置换通风实验,从而确定流量系数
在磁柱成形、烧结、研磨工艺中,磁柱表面会产生结疤、黑片、掉边、裂缝等表面缺陷,现有的人眼检测主观性大、缺陷分类标准不一致,传统的人工检测方法不再适用。针对磁柱表面缺陷检效率低和易受人工影响等问题,本文利用图像处理的方法对磁柱表面缺陷进行检测,设计了缺陷检测识别系统,对磁柱表面缺陷的分割识别及分类进行了重点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设计了一种缺陷检测识别系统,通过对光学系统、相机的选型确定了图像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