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是当前在我国最受关注的民生问题。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高速、大量建设保障性住房的高潮,但保障性住房的设计和建设方式仍墨守陈规,并未与时俱进。本文在深入研究开放建筑理论的基础上,以北京市高层保障性住房为研究对象,调研分析得出目前北京市保障性住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我国国情提出适应低收入者生活模式的保障性住房设计策略,探索在我国高层保障性住房中发展开放建筑理论的可行性,以期提出一种更具人性化与适应性的保障性住房居住模式。第一部分是绪论,着重叙述了近年来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情况与开放建筑理论在国内外的研究与发展情况,展示本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二部分针对开放建筑理论进行探讨,详细介绍了开放建筑理论的基本概念、特征与操作方法,分析开放建筑理论在国内外住宅建设中的应用,并着重对开放建筑理论在我国高层住宅中的应用进行解析。第三部分在对北京市保障性住房的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目前保障性住房设计的不足之处,并探讨开放建筑理论应用于保障性住房设计的可能性。第四部分归纳北京市各类型保障性住房的空间要求,并对所要研究的保障性住房类型进行分类:12—18层单元式保障性住房、12—18层塔式保障性住房、19层及以上单元式保障性住房、19层及以上塔式保障性住房。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最适合基于开放建筑理论的北京市保障性住房的结构选型和交通核形式。第五部分应用开放建筑理论对第四部分划分的四类保障性住房进行设计,共分为六个操作步骤:户型功能分析与模数设计、户型区带分析、户型区段分析、户型基本单元与衍生单元设计、标准层区带分析、标准层基本单元与衍生单元设计。第六部分是以前文为基础,探索如何促进基于开放建筑理论的高层保障性住房产业化的推广。通过探讨保障性住房的开发模式和推进策略,全面搭建促进开放建筑理论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