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氢)氧化物吸附去除水中氟离子的性能及机理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ver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中过量的氟进入人体会对牙齿、骨骼甚至脑神经造成多种损害,饮用水除氟是我国环境卫生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α-氧化铝(α-Al2O3),γ-氧化铝(γ-Al2O3),无定形氢氧化铝(AAH)和勃姆石(γ-AlOOH)等是典型的铝(氢)氧化物吸附剂。目前,铝(氢)氧化物除氟研究多集中于吸附剂的除氟性能研究,对不同铝(氢)氧化物之间的比较研究较少,特别是对不同铝(氢)氧化物与F-相互作用机理的比较研究更少。共存阴离子是影响吸附材料F-吸附性能的重要因素,单一共存离子与F-在不同铝(氢)氧化物表面的共存机制、其对不同铝(氢)氧化物的F-吸附性能和表面结构稳定性、Al3+释放机制的影响,以及多种共存离子复杂环境中铝(氢)氧化物长时吸附的表面结构稳定性等问题鲜有研究报道。本文以α-Al2O3,γ-Al2O3,AAH,γ-AlOOH等四种典型铝(氢)氧化物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铝(氢)氧化物吸附F-的性能、吸附作用力类型、表面活性吸附位点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了不同铝(氢)氧化物吸附F-过程中溶液体系F-、OH-Al3+和HCO3-、HPO42-、腐殖酸等溶液组分的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考察了四种铝(氢)氧化物在长时复杂F-吸附环境中的表面结构稳定性;采用乙二酸作为交联剂,制备了环境友好、成本低廉、性能良好的壳聚糖改性活性氧化铝(AACB)除氟吸附剂,研究了 AACB吸附F-的机理。本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对不同铝(氢)氧化物的除氟性能及常见共存阴离子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改变F-、OH-、HCO3-HPO42-、腐殖酸等的初始浓度,对四种铝(氢)氧化物吸附剂的除氟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四种吸附剂除氟性能大小顺序依次为:AAH>γ-Al2O3>γ-Al2O3>γ-AlOOH;OH-除对AAH除氟性能没有显著影响外,对其它三种吸附剂的除氟性能都有抑制作用,且对γ-AlOOH的抑制作用最强;HCO3-对四种吸附剂的除氟性能都有抑制作用,且对γ-Al2O3除氟性能的抑制作用最强;HPO42-除对AAH的除氟性能有促进作用外,对其它三种吸附剂的除氟性能都有抑制作用,且对α-Al2O3除氟性能的抑制作用最强;腐殖酸对α-Al2O3.γ-Al2O3的除氟性能有抑制作用,但对AAH和γ-AlOOH的除氟性能有促进作用。2.研究了不同铝(氢)氧化物吸附F-过程中溶液体系F-、OH-、Al3+和共存HCO3-、HPO42-、腐殖酸等化学组分的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揭示了共存阴离子对不同类型铝(氢)氧化物吸附F-过程中OH-与Al3+的释放机制的影响。四种铝(氢)氧化物吸附除氟过程中OH-的变化规律是:α-Al2O3和γ-Al2O3体系OH-浓度增加,增加量γ-Al2O3>α-Al2O3;AAH 和γ-AlOOH 体系 OHˉ浓度减少,减少量 AAH>γ-AlOOH;共存离子体系中,初始pH值对F-吸附量的影响是:随着初始pH增加,α-Al2O3和γ-AlOOH体系的F-吸附量逐渐降低,AAH体系的F-吸附量无显著变化,γ-Al2O3体系的F-吸附量随初始pH值增加而降低,但在pH值为7~8范围内,与pH值改变没有明显相关性,表明α-Al2O3和γ-AlOOH的F-吸附是一个pH依赖过程,而AAH和γ-Al2O3的F-吸附则因共存离子种类不同,由不同的吸附机制控制;四种铝(氢)氧化物吸附除氟过程中Al3+的释放规律是:Al3+释放量由大到小依次为AAH>γ-Al2O3>α-Al2O3>γ-AlOOH;HCO3-、HPO42-和腐殖酸浓度增加可促进γ-Al2O3中Al3+释放,但抑制其它三种铝(氢)氧化物表面Al3+的释放。当共存阴离子与F-竞争表面配体交换活性位点时,Al3+释放量增大;当共存离子与表面吸附位点发生配位反应时,Al3+释放量减小。3.对HCO3-、HPO42-、腐殖酸等共存阴离子与 F-在α-Al2O3、γ-Al2O3、AAH和 γ-AlOOH等不同吸附剂表面及溶液中的化学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共存阴离子与F在四种吸附剂上的吸附作用力类型、表面活性吸附位点及共存机制:α-Al2O3、γ-Al2O3对F-吸附由静电引力和表面配体交换反应控制,但AAH和y-AlOOH对F-吸附主要由静电引力和表面配位反应控制;F-与四种铝(氢)氧化物的吸附位点分别为:与α-Al2O3和AAH通过表面Al-O基团结合,与γ-Al2O3通过表面Al-OH和Al-O基团结合,与γ-AlOOH通过表面(OH)-Al=O结合;HCO3-与F-竞争α-Al2O3、γ-AlOOH表面相同的吸附位点,HCO3ˉ对γ-Al2O3的F-吸附位点没有明显影响,HCO3-与F-的AAH表面活性位点相互独立;HPO42-与F-竞争α-Al2O3、γ-Al2O3和γ-AlOOH表面的吸附位点,HPO42ˉ与F-的AAH表面活性位点相互独立;腐殖酸与Fˉ竞争α-Al2O3、γ-Al2O3表面相同的吸附位点,腐殖酸与F-在AAH和γ-AlOOH表面的活性位点相互独立。4.对不同铝(氢)氧化物及典型层状硅酸盐含铝矿物在多影响因素复杂环境F-溶液长时(21天)吸附反应中的F-吸附量、溶液中Al3+和H+变化规律、吸附剂表面结构稳定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在模拟氟污染地下水中,α-Al2O3,γ-Al2O3,AAH,γ-AlOOH,累托石,蒙脱土和高岭土对溶液中F吸附量大小顺序是:AAH>γ-Al2O3>α-Al2O3>γ-AlOOH>高岭土>累托石>蒙脱土;吸附过程中伴随着Al3+的释放和H+浓度的增加,Al3+释放量大小顺序是:γ-Al2O3>高岭土>α-Al2O3=AAH>γ-AlOOH=累托石>蒙脱土,H+浓度增加量大小顺序是:AAH>累托石>蒙脱土>高岭土>γ-AlOOH>α-Al2O3>γ-Al2O3;吸附剂表面结构稳定性高低顺序是:蒙脱土>累托石=γ-AlOOH>AAH=α-Al2O3>高岭土>γ-Al2O3;不同铝(氢)氧化物中,AAH使模拟地下水中F-浓度减小至1.0 mg/L以下,且Al3+释放量远低于AAH单独吸附F-时的释放量,也低于γ-Al2O3的Al3+释放量,因此AAH比γ-Al2O3更适用于实际高氟地下水的处理。5.以乙二酸为交联剂,制备了壳聚糖改性活性氧化铝(AACB)新型复合材料,研究了 AACB的除氟性能、F-吸附动力学、热力学、吸附剂表面电荷分布、表面活性吸附位点,明确了 AACB的除氟机理。AACB除氟性能高于活性氧化铝和其它类型壳聚糖改性除氟吸附剂,其吸附量达到6.70 mg/g,高于活性氧化铝(2.56mg/g)和壳聚糖(0.37mg/g)的吸附量;2g/LAACB能使初始浓度为4.52mg/L的F溶液经吸附反应后降至0.57mg/L,达到饮用水中F浓度的要求;CO32ˉ和PO43-共存抑制AACB的F吸附量,Cl-、HCO3-、SO42-和NO3-共存几乎不影响AACB的F-吸附量;F-在AACB表面的吸附过程符合Pseudo-second order动力学模型、Elovich化学吸附动力学模型和分子内扩散动力学模型;F-在AACB表面的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为多层非匀质吸附,是自发的吸热反应;F-吸附使AACB的零电位点pH降低,说明化学吸附是AACB吸附F-的主要控制作用力;AACB中存在—NH2基团与Al-O基团两种F吸附位点,两者分别通过静电引力和表面配体交换反应吸附F-,它们的协同效应使AACB的F-吸附量高于壳聚糖和活性氧化铝各自的Fˉ吸附量;CO32-、PO43-与F竞争相同的吸附位点,导致F-吸附量降低。
其他文献
本文目的是了解高职护生护理信息能力的现状,进而提出相应对策,提高护生护理信息能力,主要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某医学院校三年制和五年制的高职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高职护生护
清代杨柳青红楼梦木版年画脱胎于《红楼梦》这本中国古典名著,是目前“红学”研究中尚未得到广泛关注的材料。本文全面搜集了目前所见的清代红楼梦木版年画图像资料,并使用史
为研究我国中老年住院患者群体在住院过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群特征。使用基于群体文化学的半参与式观察法,对一名典型患者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跟踪调研。构建了该人群基于目标导
当前,国家实施的城乡一体化重大战略与土地权利的取得、分配和使用等管理法律制度有密切关系。可以说,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土地管理法律制度设计的逻辑起点,也是土地管理法律制
近年来,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能源发展的重要战略。风能是一种储量丰富并具有大规模开发利用前景的可再生能源。由于噪音和视觉污染、场地空间不足等因
为提高实际工作中测绘及测量零件的效率,可以使用三坐标直接测绘零件,以提高零件测量的速度和精度。三坐标测量软件QUINDOS7中的高级命令GETVAL和GETVALS,在工件测绘中应用可以
班级授课一直是中职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近年来,在全球教育民主化和个性化思潮推动下,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小班教学开始出现.这种模式得以蓬勃发展的原因,是其更加关注到学
基于Pro/E5.0环境,将自顶向下的设计思想与EFX7.0相结合,对电气标准屏柜进行快速建模,并最终实现了长、宽、高方向的参数化控制。提出以骨架模型作为EFx中截面梁的创建基准,并对用户
太赫兹准光系统是太赫兹焦平面成像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准光系统直接决定了成像系统的视场角和离轴波束的分辨率。目前,准光系统的性能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提高,视场角较小,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课堂教学不仅要从“师本”转向“生本”,倡导“让学”,而且要走向“童本”。“童本”的课堂从儿童的实际需求出发,遵循儿童的心理规律和知识素养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