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对珠江河口流域的蕉门水道和沙湾水道的有机磷农药(OPPs)残留物污染情况进行长期的调查研究。首先利用GC-MS检测水质和土壤/沉积物中的OPPs含量,进而分析其时空变化;再运用III级多介质逸度模型模拟OPPs在不同相中的分布情况、迁移和转化过程与归趋。在靶区域的水体中,有8种OPPs农药被检出,其中甲拌磷、乙拌磷、乐果、敌敌畏为主要污染物。在沙湾水道、蕉门水道和蔬菜田灌溉渠OPPs平均检出浓度分别为10.07μg/L,3.36μg/L,2.52μg/L,表、中、底水层OPPs平均检出浓度分别为1.34μg/L、1.04μg/L、1.03μg/L,晴雨天平均检出浓度分别为5.25μg/L、1.04μg/L。沉积物和岸边蔬菜田土壤检出的OPPs分别在9.64-181.20μg/kg和8.95-700.24μg/kg范围之间。从时间分布看,由于季节气候因素和当地种植习惯,在6月和7月水体、土壤/沉积物中OPPs的污染程度比其它月份更为严重;从空间分布看,在河道中表层水OPPs浓度总体大于深层水的OPPs浓度,在岸边蔬菜田表层土壤OPPs浓度小于深层土壤OPPs浓度。农业播种面积更大的区域附近河道OPPs含量往往更高。通过建立III多介质逸度模型,来模拟番禺区和南沙区环境系统中敌敌畏和乐果两种农药在土壤、沉积物、水体以及大气4相中的迁移转化过程,模型整体运行良好。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土壤、水体和沉积物中,敌敌畏的模拟含量分别为0.33μg/kg、9.05μg/L、0.75μg/kg,乐果为0.25μg/kg、10.63μg/L、11.00μg/kg;在土壤相和水相中,敌敌畏含量分别占环境总量的84.80%、12.40%,乐果分别为90.80%、8.20%。敌敌畏、乐果在土壤和水相的主要归趋为直接在该介质相中降解掉,而在沉积物相中的主要归趋为脱附,进而成为水中OPPs污染的潜在来源。珠江河口地区面临OPPs污染形势较为严峻,因为其生物毒性,若不采取预防措施的话,将对当地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带来较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