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变迁和实践方式的变化影响着思维方式的转型。作为实践方式内化的思维方式从本质上讲是人的精神文化存在方式。思维方式在具有与实践方式同构性的同时,又不断的影响着实践方式,成为科技、教育甚至包括人们生存生活在内的一切实践向前发展的促动性因素之一。然而,思维方式是结构的存在,知识、观念、语言、思维方法和情感等等相互影响、相辅相承,构成了思维方式,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动态整体。思维方式的变化实质上就是思维方式中一系列文化构成成份的变化。因此,人们在面对现存思维方式引导下的一些现代实践活动对人们生存状态和前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时,研究现存思维方式及其文化构成就成为人们追求健康、合理并且也是符合人性发展的美好生活的必要。本文站在文化哲学的高度,把思维方式理解成一种文化与哲学的双重存在。通过对思维方式在日常、科学和哲学不同层面中不同意义的解析,论证了哲学思维方式在整个思维方式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为全文在哲学层面上审视现存思维方式及其文化构成做扎实的理论铺垫。通过历史与现实的跨时空比较,着重揭示了现存思维方式中知识结构陈旧、价值观念混乱和思维方法落后等一些文化要素的局限性,并在一些非理性实践活动和传统思维方式中,探寻现存思维方式产生局限性的根本原因,从而找到一条变革现存思维方式的有效的文化途径与方式,比如知识的创新、思维眼界的扩宽、合理价值观念的确立和建立情感的养成等等。人们只有实现了现存思维方式顺应时代的变革,才能以一种更强大的力量更好的推动人们的实践进程,提升人们的生存状态。这也是本文的落脚点和最终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