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保持着高速的增长,但是工资水平在国民经济的分配中所占的比重却在下降。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产业结构逐渐优化,人们将提高工资收入的目光投向产业政策的实施上来。过去有关产业政策或者工资水平的决定研究成果都十分丰厚,但是关于产业政策对工资水平影响的学术探讨并不多见。本文选取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这个角度,研究产业政策通过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企业工资水平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考察这种影响是否会因为企业股权性质不同而存在异质效应。考察产业政策、全要素生产率与企业工资水平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宏观政策影响微观行为的内在作用机理,有利于丰富宏观经济决策与微观行为相联系的理论。找出产业政策影响工资水平的作用机理及其效应,对于通过产业政策的实施推动企业工资水平的可持续性增长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分为五个章节。导论部分包括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主要基于市场失灵理论、资源的补充与重置理论和工资决定理论,详细介绍产业政策、全要素生产率与企业工资水平三者的相关关系。具体地研究全要素生产率在产业政策传导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并基于上述分析,提出相关假设。第二章为研究设计。根据理论分析和假设确定本文的实证模型,并介绍指标的选择以及样本选取,说明数据的来源。第三章基于国泰安数据库中制造业上市企业的数据,对相关理论和研究假设进行实证分析。一是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测算全要素生产率;二是将产业政策分为政府补助政策、贷款利率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构造产业政策与全要素生产率关系检验模型,实证检验产业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总体效应;三是检验全要素生产率对企业工资水平的影响;四是构建递归方程模型分别检验产业政策三个政策工具通过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企业工资水平的中介效应;五是加入三项政策工具与全要素生产率的交互项进一步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交互或者调节效应;六是加入国企与非国企变量,以进一步研究产业政策、全要素生产率因股权性质不同对企业工资水平影响的差异。第四章为本文的结论。通过对实证检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相关结论和启示,进一步分析本文的不足之处,并对以后的研究方向进行思考。研究发现,产业政策对企业工资水平的影响存在着直接分配效应,同时通过全要素生产率的中介效应对工资水平产生间接影响,总效应取决于两者的共同作用。一是产业政策如何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取决于能否实现正向的资源补充与重置并克服市场失灵。贷款利率政策由于其市场属性较强对于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正向作用。而税收、政府补助并不能带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二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可以带动企业工资水平的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提高有利于企业赚取更多的利润,从而拉动企业工资水平的上涨。三是产业政策会通过全要素生产率的中介效应影响企业工资水平。政府补助对于企业工资水平的影响显著为正,但是由于生产率效应的存在,其对工资的正向作用也不那么明显。贷款利率政策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工人工资的增长,但是由于这项政策可以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所以其对工资的抑制效应也没那么明显。四是产业政策对企业工资水平的影响因股权性质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国有企业在产业政策影响企业职工工资的过程中实际上发挥了一个稳定器的作用,它使得企业工人的工资水平不至于受外界政策因素而产生较大的波动。本文从全要素生产率角度研究产业政策对企业工资水平的影响。研究结论对于增强政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进一步地深化工资体制改革,推动企业生产与工资分配体制的完善有着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