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背景下人格标识商品化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dianxi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格标识是指,能够通过一定技术使之固定于物质载体之上,具有标示性和区分度的部分客观人格要素,如姓名、肖像、声音等。商事主体以营利为目的,将该人格标识引入商业领域,以一定形式从事商业活动,进行开发和利用,通过人格标识与特定自然人的关联性和影响力,吸引消费者关注,促进产品或服务的销售,以获取财产性利益,实现人格标识的经济价值,此过程即为人格标识商品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人格权编对人格权相关内容作出的规定,是立法中的一大亮点,进一步完善了对人格权的保护。但是,关于人格标识许可使用的规定不甚完备,一般规定与特别规定衔接不当,民事责任承担的请求规则过于笼统,损害赔偿标准尚不明确,均不利于人格标识商品化的保护。因此,在《民法典》一般保护人格标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人格标识商品化的理论基础、现实问题,明确其属性、保护模式与路径十分重要。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人格权中的人格标识体现出了财产价值,对人格标识商品化进行保护是经济发展进程的必然要求。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繁荣,数字信息时代下,网络技术成为了主要的信息传播方式,尤其是自媒体不断发展,上传云端进行分享的即时性,导致任何自然人的人格标识都有可能在一瞬间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并且,可被商业性利用的人格标识诸多,其蕴含的财产性利益吸引着侵权人的目光。权利人因不知情等因素处于弱势地位,侵权人利用该地位差异未经许可擅用权利人人格标识,侵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此时以既有法律规定寻求司法救济存在一定难度。人格标识商品化的理论基础为洛克劳动财产权理论、黑格尔的意志注入理论、康德的财产理论以及边沁功利主义,对以上学说理论进行分析,结合人格标识自身可分离性、可交易性及易被侵权等特点,进行综合分析,证成其正当性。通过对财产权说、商事人格权说、新型知识产权说、人格权说、人格权权能扩张说等五种观点进行辨析,明确人格标识商品化的法律性质属于人格权权能的扩张。人格权因商品经济发展,导致人格标识产生财产性利益,为人格权权能增添了新的内涵。目前,我国人格标识立法存在规定散杂、种类遗缺等问题,主要是由于主观上立法者对人格标识商品化属性没有形成明确认识,客观上没有形成完备的保护模式,相关立法缺乏实践性。通过裁判样本的分析得知,侵权责任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裁判路径不能为人格标识商品化提供全面的保护,存在人格标识边界模糊、内容固化、权利主体认定标准不明确、损害赔偿弹性较大等问题。原因在于司法实践中对人格标识商品化财产价值认识不足,以及侵权损害赔偿标准混乱。为此,我国人格标识商品化保护的民法路径:于法理方面应当明确人格标识商品化的法律性质;立法方面,契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借鉴域外立法成功经验,构建本土化修正的一元保护模式;司法方面,确立人格标识商品化侵权规制与具体损害赔偿标准。
其他文献
最高院关于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对查清案件事实所涉及的专门性问题,确立了“鉴定意见”与“专门问题报告”两类证据。但刑诉法并未承认专门问题报告的独立证据定位。立法的空白是阻碍报告这种材料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的最大障碍,同时,能否得到其他司法机关认可还有待考察。这在司法实务中就表现为对报告证据属性认识混乱,具体运用规则不健全。解决报告的证据属性问题,首先要讨论的是法定证据种类的制度设计和证据概念的本意。反思证
学位
随着2018《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对缺席审判程序以基本法律的形式进行了确认,其被新设目的是为了对党中央精神进行深入贯彻落实,为国家反腐败工作,提供一些制度上的帮助与支持。对于这个崭新的、涉及面相当宽泛,而且繁杂的程序即缺席审判程序,单单用为数不多的几个条文,就将其列为刑事诉讼法里,当中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比如理论界都很关注的且有研究意义与价值的问题,还有就是在实务上会面临的一些困扰甚至出现不必
学位
电子数据作为“新证据之王”,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对刑事电子数据取证主体提出较高技术性要求,取证主体应当具有双重属性,一是合法性,二是合技术性。目前立法侧重于合法性资质,将侦查人员、调查人员确定为刑事电子数据取证主体。这与保守的理念理念有关,也反应了立法未对刑事犯罪新形态予以注重有关,利用暗网、云计算等新技术进行网络犯罪已经成为常态。目前立法中确定的刑事电子数据取证主体无法满足电子取证的需求,由非法定
学位
和解合同重大误解作为和解合同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体规则在我国还处于不明晰的状态。在此背景下,对我国和解合同重大误解规则进行具体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和解合同重大误解具有特殊性,其撤销受到严格限制。除一般错误情形外,和解合同重大误解可以分为和解标的错误和和解基础错误,两种错误情形均应依据我国重大误解规则进行解释适用。前者限制合同撤销既是和解合同的应有之义,又是不符合重大误解适用要件的要求;后者属于共
学位
合同解除制度突破合同严守原则,在特殊情况下赋予了当事人可以“逃离”合同束缚的机制,不仅保障了合同解除的合法性,也赋予了合同当事人更多的交易可能。但我国《民法典》关于合同解除的条文并不多,导致实践中难以完全适应合同解除争议的需要,《民法典》566条概括规定了合同解除后的三种法律效果,在《合同法》97条的基础上明确了违约损害赔偿的适用以及担保合同的效力,但《民法典》566条的规定依旧过于言简意赅,对于
学位
在世界经济逐步发展的今天,但随之而来的是经济动荡和不稳定。买卖合同是合同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物权行为的独立主义及其有因与无因的问题一直备受学界关注,本文对物权行为理论学说进行了介绍,阐释了物权行为独立性的概念、物权行为有因性和无因性的理论,主要就物权行为理论在买卖合同中的适用提出了以下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何为物债二分以及何为物权行为独立性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在买卖合同无效时,物权合同是否有效;第三个
学位
随着人权理念的深入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仍以行为能力作为启动程序,在司法实践中出现忽视被监护人意思自治、监护适用范围过窄、侵害被监护人隐私权等过剩介入或过少保护被监护人问题,此外与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倡导的平等权享有、残疾人意愿尊重等基本精神理念不符。此种将成年监护理解为行为能力的补正工具,进而实行两者之间的全面“挂钩”主要原因是混淆了两者的本质。成年监护制度是对被监护人不能独立
学位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作为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禽类传染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法定报告病。新城疫于世界广泛流行,严重影响禽业健康发展,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目前我国主要以免疫预防来防控ND,因此疫苗接种是重要的手段。随着科学和生物技术的不断创新与提高,新城疫疫苗的研制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期刊
本文主要对新城疫病原特征、致病性、流行病学、诊断及新型疫苗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新城疫的防控提供参考。
期刊
在合同义务群中,附随义务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却未得到我国学界与立法的足够重视。然而,在司法实务中,又确有必要回应违反附随义务的救济需求。因此,需对其救济路径和方式进行深入研究。明确附随义务的涵义是探寻相关救济路径之基础。我国《民法典》视域下的附随义务应限定于合同履行阶段,在解释论上宜视其为一种未约定义务,当事人可以对其进行约定,但此种约定通常不改变其附随性质。依据附随义务的作用,可将其类型化为辅助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