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营铀矿床是目前我国发现的资源储量最大的砂岩型铀矿床,该矿床找矿目的层中侏罗统直罗组下段后生蚀变有其独有的特征,本文主要研究大营铀矿床目的层后生蚀变特征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总结铀成矿规律,提出下一步的勘查方向及建议。大营铀矿床铀矿化最主要的赋存部位为直罗组的上、下两个亚段,下亚段由辫状河及其辫状河三角洲构成,呈NE-SW走向,平均厚度63.46m,上亚段由曲流河和泛滥平原构成,呈SW到NE条带状展布,且多为叠加河道,砂体平均厚度达52.35m,砂体侧向迁移明显,非均质性较强。矿体的分布与直罗组上、下两个亚段内的后生蚀变特征关系密切,赋矿砂体以深灰色、浅灰色为主,岩石胶结程度差,结构松散,见平行层理和小型层理。砂岩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含较多的岩屑、云母、有机质碎屑及重矿物。矿床后生蚀变分为氧化带、过渡带、还原带,直罗组上、下两个亚段在各蚀变带中矿物组合基本一致,铀主要沉淀在过渡带内。大营铀矿床赋矿砂岩中填隙物含量为8%33%,填隙物主要由杂基和胶结物组成,杂基主要是伊利石、高岭石、水云母,在钙质砂岩中填隙物含量较高,达18%左右;胶结物主要为方解石、黄铁矿,极少量的针铁矿和褐铁矿,以接触式、孔隙式胶结为主,占80.8%,碎屑物含量较高,达79%98%,磨圆棱角状—次棱角状,分选中等,以中粒为主,其次为中细粒及粗粒。目的层直罗组下亚段原生地球化学类型表现为深灰色、灰色、绿色砂岩为主的还原型;上亚段表现为绿色、灰色砂岩与紫色、褐色泥岩、粉砂岩互层为主,为过渡环境下的沉积,总体上为还原型。直罗组下段砂体经历了多期次的后生蚀变作用,早期为红色、黄色氧化作用,后期经历了大规模的后生还原改造作用,岩石颜色以绿色为主,在岩石中仍可见红色、黄色古氧化残留痕迹。大营铀矿床目的层岩石的矿物组合、元素含量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完全氧化带与还原带之间常量元素含量无明显的变化,只是在过渡带的矿石中SiO2含量略低,FeO含量从氧化带绿色砂岩到过渡带再到还原带其含量逐渐降低。灰色过渡带砂岩ω(Fe2O3)/ω(FeO)比值高于绿色氧化带砂岩和灰色还原带砂岩。低价硫含量以矿石中含量最高。有机碳含量和岩石比电位(△Eh值)从氧化带到过渡带再到还原带逐渐增高。通过对大营铀矿床后生蚀变特征的研究,表明该地区具有好的铀成矿前景;矿床赋矿层位具有多层性,对各矿层(体)的控制、研究程度还较低,而且矿带内各矿层铀矿体有连为一体的可能。该铀矿床各赋矿层位中铀矿体向两侧有很好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