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谐班级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隐性教育的作用。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高中阶段,生物这样一门学科的教学,非常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所需要的条件,具有实施创新教育的天然优势,培养中学生生物学创新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谐的班级文化建设是发展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利环境因素,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也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普通生物课程标准》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过程。因此,在生物教学中结合和谐班级文化对中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也是可行的,将班级文化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己经成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关键问题。本课题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着重提出在不同班级文化环境背景下通过生物学教学对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检验和谐班级文化是否对创新能力培养有较大的相关性,从2009年10月初至2009年12月进行了2个月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1)不同的班级文化在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精神、创新能力方面有一定差异。(2)策略实施一段时间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水平有一定提高,说明在生物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可行的。(3)班级文化较为和谐的班级相对创新教育策略实施结果较好,这和实验预期相符。同时也说明了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结合和谐的班级文化建设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⑷学生的参与意识比较强烈,但害怕花费时间会影响学习,民主氛围和合作精神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