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儿童权利公约》自实施以来,一直向人们传达一个重要的信息:儿童应该是人类一切文明与成就的第一个受益者,也应该是人类一切灾难与失败的最后一个承受者。凡是涉及到儿童的事情,应首先考虑儿童的最大利益。换言之,在媒介迅猛发展的今天,专门为儿童量身定做的儿童电视节目也应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以儿童视角而非成人眼光制作儿童电视栏目。儿童电视节目成人办是当下我国儿童电视的主要制作形式,也是出现成人化现象的根本原因。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儿童成人化产生的负面影响涉及方方面面,不仅有碍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削弱家庭教育中家长的权威感与信任度,与此同时,渐成风气的成人化现象一经扩散渲染渗透到社会舆论中,必然使其积极的导向功能发生偏位。除此之外,作为儿童电视节目创作的一大顽疾,实际上它对节目本身带来的破坏力丝毫不亚于对儿童身心造成的负面影响。以成人视角去设计儿童电视节目,最终有可能造成“成人不会看,儿童也不爱看”的下场。流失了宝贵的目标受众群,电视节目本身也将失去生命力。这些正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即在把儿童成人化现象聚焦于儿童电视节目的框架内进行研究。研究的目的在于积极贯彻“儿童本位”立场并切实维护广大儿童的权利,不断地向儿童电视提出新的要求,促使其逐渐改进和完善,为广大儿童提供真正悦目、悦心、悦智的优秀电视节目。儿童成人化的表现可以说体现在电视节目的各个方面,诸如节目的定位、题材的选取、叙事的角度、画面的制作,甚至在人物的表情、声音、语言及动作中都能得到体现。从内容层面来说,儿童成人化首先体现在成人世界的秘密被揭穿。当带有魅惑、挑逗的软性色情内容植入电视情节中,必然会影响其进行正常的思维活动。同样的,当充斥暴力元素的情节以泛娱乐化的形式消解在电视节目中,涉世未深的孩童会信以为真。加上功利主义教育观的侵袭,久而久之儿童不再是纯真的儿童,被异化为儿童电视节目中展出的商品而非主体。成人则以主观意愿统筹整个节目,把残忍当快乐、把霸权当优势、把说教当教育的例子屡见不鲜,连“哄”带“耍”兼“训”地将孩子们纳入自己的价值观念体系。此外,从儿童电视节目的类型角度进行分析也是必要的。新闻、选秀、专题片早已不再是成人的专属节目,在儿童电视节目中也得到了延伸。而这三种类型的电视节目之所以成人化现象严重就在于:尽管形式上脱离了成人电视节目,但其内在实质依然是以成人意志为主体。除了这三种典型的节目类型,笔者还辅以案例进行对比研究,如《智慧树》和《芝麻街》中儿童参与权的分析,又以《喜羊羊与灰太狼》和《猫和老鼠》这两部中外经典动画分析对比其中的成人化倾向,从中总结出国外儿童电视节目在创作思路上值得借鉴的独到之处。如此看来,去成人化不仅是我国儿童电视节目的内在要求,更是与国外优秀儿童电视节目较量的核心因素。因此,为了使得我国儿童电视趋利避害,我们可以做出多方面的努力:儿童电视节目应加强节目制作人的专业水准,用未泯的童心制作电视节目,坚定“儿童本位”立场不动摇;应努力完善儿童电视节目创作编排体系,尤其要重视前馈信息和反馈信息,让更多的儿童开动脑筋、深入实践、参与其中;应充分尊重并了解儿童观众的收视心理,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总而言之,儿童电视的成人化现象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促进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而且也承载着解放儿童解放童年的重托。如果说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目光投向未来,一个有远见的儿童电视节目也应该肩负起对儿童成长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