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两迁害虫猖獗是稻谷生产的重要威胁。南宁市位于广西的中部地区,是水稻两迁害虫南北往返迁飞的必经之地和下游稻区虫源繁殖地,对该地区水稻两迁害虫的发生情况研究对全国其他稻区的发生情况进行预测预报和及时进行防控策略有着重要的作用,水稻上重要天敌的季节性种群动态研究,可以为天敌防治害虫这一防治方法提供指导。本研究通过分时段探照灯诱虫器对南宁地区空中昆虫种群进行监测,明确水稻两迁害虫及天敌昆虫的种群动态,田间系统调查、雌蛾卵巢解剖的方法研究了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发生动态、世代虫源性质和扑灯节律,并运用HYSPLIT平台和GrADS、ArGIS软件对广西南宁地区2017年褐飞虱迁飞高峰期进行了迁飞轨迹和气象背景分析。本研究获得了以下主要结果:
1、广西南宁地区空中昆虫种群具有较高的丰富度。灯诱昆虫的种类和数量在不同月份和时间段上差异性显著,6月份捕获昆虫种类和数量最多:2016年19:00-20:00、20:00-21:00和06:00-07:00时间段捕虫量最多,19:00-20:00和06:00-07:00时间段捕虫种类最多,2017年19:00-20:00时间段捕虫量和捕虫种类都显著多于其他时间段。
2、稻纵卷叶螟在2016-2017年度间诱虫量无显著性差异,且种群动态变化趋势较为一致,扑灯高峰都为6月份。田间两年都发生7代,即二-八代,其中第三代为主要为害代,发生量最大。在早稻和晚稻均能发生三代,第2、3、4代主害双季早稻,第2代为迁入虫源,第3代为部分迁入型,第4代为大部分迁出型,第6、7、8代主害双季晚稻,第6代为部分迁入型,第7代为本地繁殖型。稻纵卷叶螟两年上半年迁入迁出扑灯节律有所不同。迁入期2016年扑灯高峰主要集中在05:00-06:00、06:00-07:00时间段,2017年扑灯高峰主要集中在19:00-20:00时间段。迁出期2016年扑灯高峰主要集中00:00-01:00、02:00-00:03和03:00-04:00时间段,2017年扑灯高峰时间段集中在19:00-20:00、01:00-02:00、03:00-04:00和06:00-07:00时间段。
3、2016年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诱集量都显著高于2017年。2016年白背飞虱第2代诱集量最多,褐飞虱第7代诱集量最多,2017年白背飞虱和褐飞虱都是第3代诱集量最多。稻飞虱主要为害分蘖拔节-孕穗期水稻,2017年白背飞虱田间发生7代,其中第2代为基本迁入型,第3代部分迁入本地繁殖型,第2、3代是早稻主要为害世代,第6代为迁入型,第7代本地繁殖型,第6、7代是晚稻主要为害世代。褐飞虱发生5代,其中第4代为部分迁入本地繁殖型,是早稻的主要为害世代,第7代部分迁出本地繁殖型,第8代本地繁殖大部分迁出型,第7、8代是晚稻的主要为害世代。稻飞虱年度间迁入迁出的扑灯节律存在差异。迁入期白背飞虱2016年扑灯高峰主要集中在后半夜,2017年主要在前半夜;褐飞虱2016年03:00-04:00时段频次最多,2017年21:00-22:00频次最多。迁出期白背飞虱2016年06:00-07:00时段频次最多,2017年19:00-20:00时段频次最多;褐飞虱2016年20:00-21:00、00:00-01:00和06:00-07:00时段频次最多,2017年22:00-23:00时段频次最多。南宁地区褐飞虱早期虫源主要来自越南和老挝稻区、广西南部稻区,主要迁出地为广西北部稻区、南岭稻区和长江中下游稻区,远距离迁飞的运载气流主要是偏南和西南气流,降落的主要原因为降雨。
4、黑肩绿盲蝽与褐飞虱有明显的伴迁现象,无论在探照灯下还是田间发生量上,其种群动态与褐飞虱基本同步,且两类群在灯下和田间的虫量都呈显著正相关。隐翅虫和草蛉在2016年和2017年的季节性变化比较稳定,黑肩绿盲蝽、胡蜂、姬蜂和瓢虫在这两年的季节性变化不太一致。除黑肩绿盲蝽两年平均诱集量差异显著外,其他五类昆虫差异均不显著。
1、广西南宁地区空中昆虫种群具有较高的丰富度。灯诱昆虫的种类和数量在不同月份和时间段上差异性显著,6月份捕获昆虫种类和数量最多:2016年19:00-20:00、20:00-21:00和06:00-07:00时间段捕虫量最多,19:00-20:00和06:00-07:00时间段捕虫种类最多,2017年19:00-20:00时间段捕虫量和捕虫种类都显著多于其他时间段。
2、稻纵卷叶螟在2016-2017年度间诱虫量无显著性差异,且种群动态变化趋势较为一致,扑灯高峰都为6月份。田间两年都发生7代,即二-八代,其中第三代为主要为害代,发生量最大。在早稻和晚稻均能发生三代,第2、3、4代主害双季早稻,第2代为迁入虫源,第3代为部分迁入型,第4代为大部分迁出型,第6、7、8代主害双季晚稻,第6代为部分迁入型,第7代为本地繁殖型。稻纵卷叶螟两年上半年迁入迁出扑灯节律有所不同。迁入期2016年扑灯高峰主要集中在05:00-06:00、06:00-07:00时间段,2017年扑灯高峰主要集中在19:00-20:00时间段。迁出期2016年扑灯高峰主要集中00:00-01:00、02:00-00:03和03:00-04:00时间段,2017年扑灯高峰时间段集中在19:00-20:00、01:00-02:00、03:00-04:00和06:00-07:00时间段。
3、2016年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诱集量都显著高于2017年。2016年白背飞虱第2代诱集量最多,褐飞虱第7代诱集量最多,2017年白背飞虱和褐飞虱都是第3代诱集量最多。稻飞虱主要为害分蘖拔节-孕穗期水稻,2017年白背飞虱田间发生7代,其中第2代为基本迁入型,第3代部分迁入本地繁殖型,第2、3代是早稻主要为害世代,第6代为迁入型,第7代本地繁殖型,第6、7代是晚稻主要为害世代。褐飞虱发生5代,其中第4代为部分迁入本地繁殖型,是早稻的主要为害世代,第7代部分迁出本地繁殖型,第8代本地繁殖大部分迁出型,第7、8代是晚稻的主要为害世代。稻飞虱年度间迁入迁出的扑灯节律存在差异。迁入期白背飞虱2016年扑灯高峰主要集中在后半夜,2017年主要在前半夜;褐飞虱2016年03:00-04:00时段频次最多,2017年21:00-22:00频次最多。迁出期白背飞虱2016年06:00-07:00时段频次最多,2017年19:00-20:00时段频次最多;褐飞虱2016年20:00-21:00、00:00-01:00和06:00-07:00时段频次最多,2017年22:00-23:00时段频次最多。南宁地区褐飞虱早期虫源主要来自越南和老挝稻区、广西南部稻区,主要迁出地为广西北部稻区、南岭稻区和长江中下游稻区,远距离迁飞的运载气流主要是偏南和西南气流,降落的主要原因为降雨。
4、黑肩绿盲蝽与褐飞虱有明显的伴迁现象,无论在探照灯下还是田间发生量上,其种群动态与褐飞虱基本同步,且两类群在灯下和田间的虫量都呈显著正相关。隐翅虫和草蛉在2016年和2017年的季节性变化比较稳定,黑肩绿盲蝽、胡蜂、姬蜂和瓢虫在这两年的季节性变化不太一致。除黑肩绿盲蝽两年平均诱集量差异显著外,其他五类昆虫差异均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