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居民储蓄连续增长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我国居民储蓄的显著特点是储蓄率高、对实际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低、预防性储蓄比重大。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近几年农村居民储蓄的增长率持续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且储蓄增长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较高的储蓄额虽然可以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促进投资,并且在短期内促进经济增长,成为支持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但过高的储蓄率,必然会伴随着消费的不足,从长期看过高的储蓄率不利于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并且这些闲余资金对整个国家的发展也是一种的浪费,如何让这些资金全面地转移到经济发展之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居民储蓄的过快增长对宏观经济所产生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失调。消费是生产过程的最终环节,它通过商品的价值和效用得以最终实现,一切产品必须进入消费,生产过程才算完结。经济增长过程中,如果过分依赖投资和出口来拉动经济,虽然在短期内可以实现总供求的平衡,然而,从长期来看的话总供给的增长会比总需求的增长要快,生产过剩的情况便会更趋严重,宏观经济终将失衡。在我国目前生产相对过剩的情况下,储蓄持续上升,消费不足,投资率过高,不利于短期宏观经济均衡和长期经济的稳定增长。中国居民储蓄原因很多,获得存款利息收入并非其主要原因,居民储蓄对实际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低,其主要原因是为了在将来支付各种不可预测的开支,为了在将来支付各种不可预测的开支必须拥有足够的财富,在此动机下形成的储蓄即是预防性储蓄。通过研究发现我国的储蓄群体主要集中在农民,而在农民的储蓄当中,预防性储蓄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要研究中国的储蓄主要得研究中国农民的储蓄,而要研究中国农民的储蓄则主要得研究农民的预防性储蓄。1978年至2006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57.8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26.85倍,然而同期农村居民储蓄存款增长了340多倍,远远超过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众所周知,过高的农村储蓄率势必会影响农村农业的资金投入,从而影响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破解农村高储蓄动机,寻求与之相对应的应对措施,从而将农村储蓄额转化为即期消费以拉动经济增长的问题亟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