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华夏文明。在众多民族医药当中,蒙医学(包括蒙药学,以下同)是一块灿烂的瑰宝,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蒙医学同其他传统医学一样,都是在人们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黄帝内经》、《汉书》等,都记载了一些蒙医医疗活动的情况。16世纪末,随着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传入蒙古,藏医的许多经典著作也随之而来。蒙医学在原有基础上吸收藏医三因学说和临床治疗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到了清代,蒙医理论、诊断、方剂、疗术、防疫、正骨以及临床各科都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涌现出大量的蒙医学家和蒙医学著作。任何事物只有在内外界环境、条件都适合其发展的时候才能欣欣向荣。那么,清代蓬勃发展的蒙医学也必定存在符合其自身发展规律的内外在因素。所以有必要以清代为切入点,通过系统研究有清一代蒙医医事制度,初步理清蒙医学发展脉络,为现代蒙医学发展提供资鉴。 笔者在撰写本文时,学习了部分蒙医药知识,还曾到蒙医的主要发祥地——辽宁省阜新佛寺公社进行过实地考察,采访了一些相关知情人员,获得了一些资料。在此基础上,笔者通过整理研究所收集到的资料,将清朝蒙医医事制度主要分为宫廷和地方两种机构制度进行研究。 宫廷的主要机构为上驷院绰班处。蒙医骨科受蒙古民族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形成较早,发展较快,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蒙医的一门主学科。早在清初,清统治者就已接触、了解到蒙医精湛的正骨技术,并在上驷院设立了绰班(“绰班”为满语,意为正骨)处这一蒙医医疗机构,专门为自己服务。 地方的主要机构是喇嘛寺庙中的“曼巴扎仓”。蒙医与喇嘛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传播和发展蒙医学方面,作为传播喇嘛教载体的寺庙更有它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清政府自提倡黄教以来,在蒙古地区广建寺庙。随着寺庙不断地发展、扩建,很多规模较大的寺庙都设立了曼巴扎仓,即便规模较小没有设立曼巴扎仓的寺庙,一般也都设有医生席位。当时蒙古医道缺少,这些僧人通过为当地人民治疗各种疾病,达到了传教的目的。 蒙古地区许多著名医生都是出身于召庙的喇嘛。蒙古地区的曼巴扎仓无论从组织形式还是教学内容,最初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藏医学的模式,许多医生撰写的著作也是用藏文写成的。到了18世纪,这种状况有所改观。蒙医学者将藏医学的理论、医疗经验与本地区的自然气候、生活习俗、疾病流行特点等因素结合在一起,提出了“六基症”、“十要症”等蒙医理论,奠定了近代蒙医学的基础。这个阶段也是蒙古传统医学吸收藏医知识的过程。19世纪,许多出身于寺庙的喇嘛,在蒙医理论、诊断、药物、方剂、疗术及临床各科等领域著书立说,使蒙医学术理论体系更加趋于完善。 蒙古草原除有系统组织的曼巴扎仓为广大牧民提供医疗服务外,还有一些萨满和还俗喇嘛为牧民诊治疾病,形成一种散在的医疗活动形式。由萨满传承的医学属家传式医学,而由还俗喇嘛传承的医学则兼顾寺院与家传两种性质,属寺院家传混合式医学。 清廷推崇黄教,萨满教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排挤,但其传承下来的蒙医药学却较少受到清政府的干预,有相对自由的发展空间,更多地继承了传统蒙医药知识。萨满教的社会地位与喇嘛教不可比拟,以这种形式传承下来的蒙医学也并非主流。只是寺院曼巴扎仓的一种补充。另外,萨满传授蒙医药知识多以家传(或授徒)方式进行。这是一种神秘而保守的医学传授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传统特色,但也难免出现断代失传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