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系统评价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B-DWI)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灶的诊断准确性。材料和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NKI、万方数据、维普资讯网,检索时间范围为2004年1月至2010年1月;手工检索GE中华磁共振应用学院学报(2008年春),追查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按照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和系统评价。结果:共有6篇文献进入研究,包括两种评价类型,其中以患者为评价单位的文献为4篇,以病灶为评价单位的文献为5篇。以患者为评价单位的4篇文献中参与试验的患者240例;以病灶为评价单位的5篇文献中参与试验的患者299例,病灶1450个。纳入文献在12条方法学质量评价条目中,有三篇文献在诊断试验和金标准试验的检查实施过程中,没有做到盲法,金标准试验是基于诊断试验结果基础之上的;其余条目质量良好。由于文献数较少,涉及的病例数、病灶数都不多,同时病种、病例数、病灶数分布存在比较大的不均匀性,因此不适合做进一步的定量的系统评价即meta分析,仅做定性描述性评价,同时在评价时扩大了描述性评价的文献的范围。各研究结果间的差异较大,结果一致性欠佳。本研究显示,WB-DWI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价值,以患者、病灶为评价单位的敏感度分别为89.47%-100%、86.67%-95.68%,平均分别为94.45%、91.43%;特异度分别为78.89%-100%、60.00%-99.07%,平均分别为88.71%、86.11%;准确度分别为82.61%-100%、为82.14%-95.39%,平均为91.26%、88.35%。联合试验结果显示,将WB-DWI加入到WB-MRI之后,骨转移灶检出的能力有提高,加入后的检出能力至少与骨扫描、PET-CT相似或稍高。与骨扫描、PET、PET-CT相比,WB-DWI诊断骨转移灶的能力总体上亦并不确切的比前者高,但二者各有优势和劣势,可以互补。结论:因文献数均较少,涉及的病例数、病灶数不多,同时病种、病例数、病灶数分布存在比较大的不均匀性,因此未进行Meta分析,故目前尚不能对WB-DWI对骨转移灶的诊断效能做出准确全面的评价,但目前的文献基本认同WB-DWI在恶性肿瘤骨转移灶上的高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其应用价值高,临床使用的可行性好,可以作为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灶,尤其是破骨性骨转移灶的一项常规技术,而应用于恶性肿瘤骨转移灶管理。与其他全身成像方式相比,单纯从诊断评价效能上来看,与核素骨扫描、PET、PET-CT相比,有较好的一致性,且各有优势与不足,可以互补;同时由于WB-DWI不只是一种针对骨骼系统而是可以针对全身各脏器、组织的的检查手段,其临床使用价值不局限于骨转移灶的诊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今后更多的大样本、盲法观察、纳入不同大小和种类的病灶、有统一完善的金标准的诊断试验发表时,可以做进一步的系统评价,进一步的meta分析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