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盈余管理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话题,对于盈余管理的研究以公司内部治理方面的居多,主要集中在研究董事会治理、管理层薪酬、股权结构等内部治理因素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而对公司外部治理则关注甚少。政府机构为提高企业盈余质量,不断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从公司内部治理入手,但是效果并不显著。因此,有少量学者将焦点转移到外部治理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上,而作为最基本的外部治理机制之一,产品市场竞争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着直接影响,因此研究产品市场竞争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假说、清算威胁假说等理论,运用产品市场竞争的信息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分析了产品市场竞争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搜集了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11-2015年6637个数据作为样本,从产品市场势力和行业竞争水平两个维度,并分别用PCM、MKT两种方式衡量产品市场势力,1/N、HHI两种方式衡量行业竞争水平,考察了他们对盈余管理强度的影响。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在公司层面上,公司在其所在行业的产品市场势力越强,即拥有更强的产品市场定价能力、所占市场份额较高的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更小。产品市场势力越强,越不容易受市场变化的影响,定价能力使得企业能够很好地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的身上,从而实现盈余的稳定性,另外,产品市场势力强的企业还有诸多其他的优势,使得企业更具有持久性,因此公司本身的竞争优势就赋予自身良好的盈余调节能力,也就不需要通过盈余操纵来调节盈余。(2)在行业层面上,公司所处的行业集中度越低,行业间的竞争越激烈,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越强。首先,在竞争性行业中,企业不太可能将不利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其次由于信息披露的专有成本,企业为了防止潜在竞争者获取有用信息,也会降低盈余质量,最后竞争性行业的管理者承担更多的短期业绩压力,很可能造成他们的机会主义和近视管理行为,盈余管理的动机更为强烈。(3)区分产权性质后,在公司层面上,国有企业由于其独特的性质,高管大都由国家任命,政治成本较高,并且国有企业缺乏相应的内控机制,往往是一股独裁的专有决断机制,管理层为了实现良好的业绩指标,维持公司现有的经济地位,实施盈余管理的动机更强。在行业层面上,与国有企业相比,行业竞争对非国有企业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刺激效应更显著,国有企业的强大后盾与高层管理人员对仕途的重视弱化了管理层进行应计盈余管理的动机。由实证研究的结果分析,本文认为应提高有效竞争的市场势力,减少政府垄断干预市场行为、加强法律建设与监督,完善企业监管系统、重视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作用,发挥应有的监管效用,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使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