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深度报道的发展研究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hui_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媒体是社会文化的传播者和塑造者,在我国快速发展的七十年历程中,媒体扮演了尤为重要的角色,作为党政喉舌的主流媒体更是长久占据主体地位。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主流媒体因其特殊的社会责任,在新的语境中承担起舆论引导和传播主流价值观的重任。学界对于深度报道的起源有一个普遍共识:深度报道最早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解释性新闻,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由西方传入中国,由于其同时具备整合认知、引导舆论、社会预警等特点,一度成为主流媒体手中的“重型武器”。在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中,面对互联网上的碎片化、同质化信息,深度报道以层层剥笋、步步深入的方式解析新闻幕后错综复杂的背景脉络,还原新闻全貌,揭示事件真相。它作为一种深刻全面揭示事实真相的报道方式,在舆论监督,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一度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不能忽视的是,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主流媒体一度遭受重创。在受众习惯浅阅读的环境下、即时信息与深度报道的矛盾中、广告盈收模式陷入瓶颈时,深度报道只能做到勉强应付局面。众多主流媒体对业务条线进行了重组整合,深度报道因其特殊的报道方式与新媒体产生冲突,成为第一批被关停的版块。曾经给主流媒体续入强劲火力的深度报道如今陷入如此境地,让人不免感叹唏嘘。本文在研究对象上选取了《新闻调查》,这档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王牌节目,代表了中国电视深度报道的最高发展水平。自1996年5月17日开播至今,已有二十三年的可研究历史。笔者重点从选题呈现、节目品质、报道倾向等几个方面分析《新闻调查》在传统媒体发展时期和新媒体发展时期的不同发展情况,以此理清《新闻调查》的发展演变历程,从而清晰看出新媒体对《新闻调查》节目的影响。在分析样本的选择上,笔者选择了1996-2006年、2009-2020年的节目作为本文的主要分析文本,采用定性以及定量的研究方法,通过系统抽样和内容分析,探究一档王牌节目是如何从名声大噪走向收视平淡的,进而寻找在媒体融合趋势下,重塑这一品牌节目的发展路径。
其他文献
颜色是人类视觉刺激最敏感的信息符号。根据心理测试,在视觉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形状”和“颜色”中,人类对颜色的敏感性约为80%,对形状的敏感性约为20%。同样,当人们欣赏建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本质上是人民民主的政治文明,如何维护宪法至上权威及实现宪法司法化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个新课题.维护宪法至上权威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
目的:观察丙咪嗪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19例间质性膀胱炎患者,连续服用丙咪嗪25~100 mg/d,3个月.以每日排尿次数、间质性膀胱炎症状评分(ICSI)及问题评分(ICPI)及作为
师德建设一直都是社会关注和讨论的热点话题。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关于教师的各种消息都会被快速而广泛地传播,当今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时时受到社会舆论的监督,尤其是近年来一些教师道德失范的现象总能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不同于教师职业道德,教师德性是使教师能够出色完成教育教学活动的优秀品质,是在教师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对教师个人品质的更高要求。无论是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还是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都要求各
目的:探讨原肌球蛋白1(TM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及8例正常膀胱组织黏膜中TM1的表达进行观察。结果:8例正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