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贡山-保山地块晚古生代沉积岩碎屑锆石年代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hong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贡山-保山地块地处云南三江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侧,属于滇缅泰马地块的一部分,其西侧为高黎贡剪切带,向东依次为澜沧江(昌宁-孟连)缝合带、印支地块和为红河-哀牢山剪切带,通常被认为是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挤压的逃逸通道,地质构造十分复杂。本文以保山地块二叠纪-石炭纪丁家寨组石英砂岩和贡山地块三叠纪察瓦龙群石英砂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观察、岩石学、岩相学、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等综合研究,利用碎屑锆石U-Pb同位素年龄谱图特征的对比研究,探究贡山-保山地块的来源和构造演化。保山地块二叠纪-石炭纪丁家寨组3个石英砂岩样品NJ68、NJ70、NJ71中碎屑锆石的年龄区间为3427-322 Ma,主要峰值年龄为1200-900 Ma、600-500 Ma,次峰值年龄为2400-2300 Ma、1800-1300 Ma、~328 Ma,且存在少量新太古代2800-2500 Ma和古太古代3500-3100 Ma古老基底年龄记录。贡山地块三叠纪察瓦龙群2个石英砂岩样品NJ66、NJ67中碎屑锆石的年龄区间为2894-249 Ma,主要峰值年龄为1200-900 Ma、600-500 Ma,次峰值年龄为2400 Ma、1800-1300Ma,另外存在少量2600-2500 Ma太古代锆石记录。贡山地块察瓦龙群沉积岩中碎屑锆石年龄结果中最年轻锆石颗粒的U-Pb年龄为249±4 Ma属早三叠世,其提供了察瓦龙群的地层沉积时代下限的确切信息。保山地块丁家寨组砂岩中最年轻碎屑锆石U-Pb年龄记录为322±5 Ma,提供丁家寨组地层沉积下限的信息。碎屑锆石的年龄谱图特征被认为记录了大陆生长和造山运动等地质过程信息。通过对保山地块和贡山地块的年龄谱图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贡山地块相比于保山地块缺少相应的古太古代碎屑锆石年龄,显示其初始地壳的形成晚于保山地块。在2700-400 Ma年龄区间贡山地块与保山地块碎屑锆石年龄谱图具有相似的特征,均可见2600-2400 Ma峰值,对应了新太古代陆壳增生信息,并揭示自2600Ma起,两者开始处于相近的构造体制。1200-900 Ma、600-500 Ma两个显著的年龄峰值分别对应着格林威尔造山运动、泛非事件的年龄时段,可能记录了罗迪尼亚(Rodinia)超大陆形成和冈瓦纳超大陆形成时期的构造热事件,揭示新太古代-早古生代贡山地块与保山地块可能属于同一构造块体或陆块,共同经历了相同的构造热事件。贡山-保山地块碎屑锆石年龄谱图与华南地块相比,特征明显不同,贡山-保山地块2000-1800 Ma哥伦比亚期造山作用的记录较少,说明这些地块远离该时期造山带。结合前人对邻近地块碎屑锆石年龄谱图特征研究认识,以及对贡山-保山地块的地层、古生物、古地磁等方面研究进展,推测贡山-保山地块早古生代时是西北澳大利亚冈瓦纳离散型边缘块体,晚古生代-三叠纪处于东冈瓦那大陆的北缘。
其他文献
我国温室多为中小型塑料大棚,内部温度、湿度等因素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针对中小型塑料温室大棚内的温度、湿度调控问题,以单片机为控制中心设计温室环境控制系统,提高控制
生物修复是指使用自然生物体来把有害物质分解成毒性较低或无毒物质的处理方法,主要包含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等方法。其中植物修复是指利用特定植物及其根际微生物的代谢活
为了深入研究孤立微网的静态电压稳定性问题,将分岔理论应用于微网静态电压稳定性分析研究。以鞍结分岔点作为电压稳定临界点,采用连续潮流(CPF)算法对四节点小型孤立微网进行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为芍药科芍药属多年生灌木,是中国最重要的观赏花卉之一,也是世界名花。目前全世界栽培有2000多个形态各异、色彩丰富的品种,其中约1200个栽培牡
<正> 行车中,各种险情大都是突然发生的,只有在瞬间作出正确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才能阻止事故发生或减少事故损失、人员伤亡等。因此,掌握一些特殊的驾驶技术和应急措
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小康社会”的概念产生于中国古代,是一个古老“中国”话题,实现“小康社会”理想
民族团结一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歌颂民族团结的精神资源,通过对这一资源的弘扬与利用,能够使各民族之间相互深入了解,达到心与心的沟通,增
近年来蓬勃兴起的青年社会组织已成为参与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受外部环境、内部治理等各方面影响,青年社会组织在发展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破解需要
传统方法对高层建筑框架结构抗倒塌可靠性进行评估时,只是单纯的从整体角度进行分析,导致得到的结果不够精确、无法准确反映出高层建筑框架结构的抗倒塌能力,提出基于增量动力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