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江源湿地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为人们提供了基本的生产、生活用水,其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全球范围内生态系统的正常运作,近年来源区出现大量生态问题,如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引起广泛关注。本课题以三江源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1990年与2013年两期Landsat遥感影像,运用ENVI软件和ArcGIS软件逐步完成NDVI的提取及湿地类型划分,利用Fragstats软件完成景观格局指数的计算,并分析其景观格局动态,最后,基于景观格局指数构建活力-组织力-弹力-生态系统服务体系,评估湿地生态健康状况,为相关部门开展生态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比不同遥感影像分类方法,针对NDVI特征及其公式构建决策树体系完成湿地类型划分,最终获得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陆生植被和纯水体五个斑块类型。经验证,该分类方法所获结果与青海省林业规划院所提供官方数据相吻合,误差低于15%。分别计算源区1990年与2013年景观格局指数,从类型、斑块和景观三个层面分析三江源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类型层次上,湖泊湿地面积约为景观总面积的80%,占据主导地位,且相对1990年,其面积增加约2.5%,优势度增加,河流湿地面积增加约1.3%,而沼泽湿地与陆生植被面积分别减少43%与72%;另一方面,五个斑块类型聚合度指数均大于70,说明源区同种斑块聚合程度较高。斑块层次上,基于湖泊湿地类型的优势地位,筛选典型湖泊开展斑块分析,结果表明湖泊多呈现健康性增长趋势,其中以鄂陵湖面积增加7.43%,周长增加76.3%最为显著。景观层次上,总面积增加约7.31%,说明湿地面积增大,水量增多;最大斑块指数保持稳定,说明源区优势斑块明显;其余指数均在小范围内波动,其中,斑块密度有增加趋势,蔓延度指数有降低趋势,说明景观中破碎度增加,且缺乏连通性;香农多样性指数和香农均匀度指数均有增加的趋势,说明景观在斑块组成方面趋于均衡性发展。从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两方面开展三江源区生态健康评价。空间尺度上,以2013年为例,黄河源区扎陵湖鄂陵湖保护分区处于亚健康(4.02)状态,冬给措纳保护分区处于健康(6.91)状态;长江源区东仲保护分区处于健康(6.57)状态;澜沧江源区当曲保护分区处于亚健康(4.25)状态,果宗木查保护分区处于亚健康(4.33)状态。时间尺度上,以黄河源区扎陵湖鄂陵湖为例,其中湖泊湿地1990年与2013年分别处于很健康(8.47)和健康(7.99)状态;河流湿地两年均处于亚健康(4.17和4.18)状态;沼泽湿地两年均处于亚健康(均为4.34)状态;陆生植被两年均处于亚健康(5.98和4.96)状态;纯水体两年均处于亚健康(4.17和4.11)状态。综上所述,澜沧江流域生态健康值低于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且河流湿地、沼泽湿地、陆生植被和纯水体四个斑块类型均处于亚健康状态。总之,三江源区整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建议有关部门继续大量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在提高源区活力的基础上,控制畜牧放养强度和时间,恢复草类生产力,面对湖泊、河流面积增长,蓄水量增加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关措施,避免洪涝灾害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