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形陀螺系统建模及核心电路模块设计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zhizunbao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微型机电系统)陀螺仪是一种基于科里奥利力效应的传感器,用于检测物体旋转角速度,是航空航天,海底潜艇和姿态测量等领域的关键组件。随着新兴高端应用对高性能MEMS碟形陀螺的需求加强,提升了陀螺机械结构的性能要求,并促进了数字接口和自检校准等接口控制电路的发展。通过对碟形陀螺进行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设计其接口电路核心模块,对研究高性能MEMS陀螺仪有着重要的意义。论文首先分析了MEMS碟形陀螺的工作原理,建立了陀螺的机械结构模型与带通SDM(Sigma-Delta Modulator)模型。之后结合机械结构模型建立了闭环驱动回路与闭环检测回路,完成了碟形陀螺系统模型的搭建与仿真,验证了陀螺的功能以及接口电路的性能。驱动回路控制谐振子做简谐振动,检测回路对陀螺输入角速度信号进行检测与力再平衡控制。检测回路中的核心模块是带通SDM,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比特流反馈信号,使用了过采样和噪声整形技术,提升了系统的整体性能。之后理论分析了碟形陀螺系统的非理想因素,包括机械结构的非线性与噪声,检测回路中SDM中的噪声,建立了四阶单环负反馈带通SDM非理想系统模型以及陀螺的非理想闭环检测模型,对碟形陀螺整体非理想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采用0.35μm BCD工艺完成了带通Sigma-Delta调制器的子模块谐振器,量化器,DAC及整体电路的设计仿真、版图的设计仿真。整体的仿真环境如下:电源电压5V,输入信号频率为陀螺谐振频率5k Hz,采样频率为20k Hz,后仿真测试的结果为:SDM的信噪比为92.06d B(带宽40Hz),有效位数为15位,实现了本课题的指标要求。
其他文献
随着国家重大航天项目的推进,对于大型舱体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型舱体具有尺寸大、质量大等特点,其安装支架多种多样、位置分散,目前传统的加工方法难以满足其加工效率的需求,利用多机器人加工能够提高效率。机器人的功能主要靠编程实现,而采用通用离线编程软件步骤复杂、效率低,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开发大型舱体多移动机器人加工离线编程系统。首先,进行大型舱体多移动机器人加工离线编程系统总体设计。分析大型舱体支架的加工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将业务从传统的数据中心迁移到云数据中心中。云数据中心提高了物理设备的资源利用率,并为电力企业提供了便捷的服务,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安全问题。现有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一般位于网络边界,云数据中心庞大的内部网络往往处于不设防的状态。因此,电力企业提出加强云内部网络的安全防护的需求。为了保障云数据中心的平稳运行,提高云数据中心内部的安全性,基于微隔离的理念,本文设计并实现了
长期以来航天任务就有着高成本、高风险、任务周期长的特点,航天任务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在执行任务前进行充分、全面的仿真实验十分有必要,尤其是复杂的分布式编队控制策略。气浮台作为一种典型的卫星模拟器,能够很好的充当航天控制系统中被控对象的角色,实现在地面测试航天器控制算法,因此基于气浮台的分布式网络化预测控制律的设计与实验验证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首先介绍控制理论部分,这部分内容包括三个部分:滑模控
本篇论文主要集中在自主移动机器人位姿估计以及地图构建上。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为人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智能化、自主性示的机器人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线中。例如微型飞行器、无人驾驶汽车、火星车等。位姿估计与周围环境地图的构建是机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四足机器人为载体,使用双目摄像头、惯性测量元件以及激光雷达信息进行多传感器融合来获得鲁棒性好精度高的位姿以及连贯的地图。这种既能定位又能建图是指利用
随着工业网络与互联网日益加深的融合发展,工业网络被攻击的风险也逐渐增加。测控系统中各种潜在风险导致系统安全性难以维护,造成巨大财产损失,甚至危害生命,为系统安全分析带来挑战。攻击图作为一种通过图结构对系统攻击行为进行描述的模型,可以直观清晰的分析攻击路径,展示系统安全状况。但在测控系统的攻击路径分析方面,目前存在攻击图展示信息缺失、常见的两层架构攻击图无法体现工业业务流程、大规模测控系统攻击图分析
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带动了新兴无线业务的爆发式增长,人们对无线频谱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无线频谱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几乎被分配殆尽,频谱资源的短缺严重限制了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了解决通信技术快速发展与频谱资源紧缺之间的矛盾,学者们提出了认知无线电技术,此技术一经提出迅速成为研究热点,受到广泛关注。功率控制作为认知无线电关键技术之一,能够保障认知用户在通信过程中既不影响授权用户正常通信又能满足自身通信
合成孔径雷达(SAR)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的工作特点,能够实现对地观测的高分辨成像。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发展,其理论研究与成像技术等都相对成熟。基于合成孔径雷达的自动目标识别(SAR-ATR)技术专用于从复杂的SAR场景中有效检测并识别目标,也就是能够从雷达回波图像中找到感兴趣的目标,并且提取目标特征、目标类别等信息,同时SAR-ATR技术也成为提高军队指挥自动化水平、战场感知能力、攻防能力的有效工
近年来国家对航天工作的日益重视,航天技术的发展呈现良好的势头,相应的在轨服务需求也和航天器数量一样日益增长。在轨服务技术的进步有助于提高对空间环境的利用效率,同时在轨服务技术的军事战略意义也非常重大。空间机器人是空间在轨服务的主要承担者,其中空间机械臂是最为常用的空间机器人。空间机械臂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下运行,易受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因此空间机械臂系统的动力学通常存在非线性、随时间变化等特点,导致空
机器人技术经过漫长发展,无论是其概念还是形式与以往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现代对机器人的应用已经延伸到了多种情况与环境,如野外环境勘探、空间环境捕捉、可穿戴辅助医疗器械等。这些复杂的场景对机器人灵活性、柔顺性、抗冲击振动等性能有着很高的要求,传统刚性机器人已不再适用。因而新型的基于自身材料变形的软体机器人概念被提了出来,但发展还不够成熟,在建立理论建模、控制模型方面还有挑战。本文基于象鼻放生原理,依据
装备智能化背景下,对于舱内机械设备健康监测更加多样化,传统有线监测的方式局限巨大,迫切需要机械设备的无线监测。本课题基于采用802.11协议的Wi Fi技术提出的舱内设备振动数据的无线采集系统,能够采用自组网技术进行可靠的设备无线监测。本文首先对国内外舱内无线监测技术进行分析,设计了以ESP32为主控的硬件节点,能够实现低功耗高频高精度数据采集。针对舱内空间结构复杂,需非视距传输的特殊性,采用了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