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7世纪以来, 失业问题就在世界上引起了较为广泛的关注. 失业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的产物, 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失业是由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在总量或结构上的失衡造成的。尽管失业带来的压力有助于雇主在纪律上约束雇员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但是失业率过高所引起的经济发展失衡以及诸多的社会问题已经引起了各方的关注。20世纪初, 在凯恩斯理论的影响下,许多资本主义国家都把充分就业(将失业率控制在4-5%)定为自己的经济发展目标之一。 但是实际上在动态的市场经济中, 能够连续保持劳动力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平衡是很难的。从某种程度上讲,充分就业是一种理想的状态。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国家, 其对失业的关注和治理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17世纪。本文对二战以来英国的失业情况以及政府在全球化背景下治理失业以及这中间调整各方关系时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讨论, 并将论述的重点放在了撒切尔和布莱尔政府的在治理失业的政策实施方面。为了尽早摆脱经济萧条带来的负面影响,撒切尔夫人在推崇自由经济的同时还采取了诸如非国有化,减税和削减公共开支的激进措施,而布莱尔在汲取了许多的教训的同时推出了“第三条道路”, 在“有工作就有收入”口号下通过推出“新政”等一系列就业和社会保障措施来控制失业。论文指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失业和下岗再就业的治理可以借鉴英国的经验教训,并得出结论:失业的存在并不意味着经济本身出了问题,而是经济结构自我调整的结果。努力实现生产和社会资源达到最佳的配置,同时及时有效地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有助于使失业所带来的损失和影响降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