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变应性鼻炎(allergic thinitis, AR)是变应原激发,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因子参与的鼻部炎症性疾病,是耳鼻喉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大约有5亿人正在罹患各种变应性疾病,变应性鼻炎位居最常见的疾病之列。变应性鼻炎给患病人群的工作及生活质量都带来了严重影响。导师孙书臣教授经过对大量书籍的查阅,并结合自身临床实践,创立了鼻病中医“序贯疗法”,即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将所得方药按照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并贯穿始终的方法对患者施以治疗。研究目的目前中医“序贯疗法”对于慢性单纯性鼻炎患者、鼾症伴肺经蕴热型鼻窒患者以及肺经风热型急性鼻-鼻窦炎患者的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现欲观察运用鼻病序贯疗法治疗肺虚感寒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作以评价及探讨。研究方法以门诊就诊患者中自愿加入本课题且中医诊断符合肺虚感寒型鼻鼽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序贯疗法组、传统口服汤药组及西医口服抗组胺药物组。序贯疗法组:给予中药汤剂熏蒸加口服2次/日,连续2周;传统口服汤药组:给予中药汤剂单纯口服2次/日,连续2周;西医口服抗组胺药物组:给予氯雷他定片口服1次/日,1片/次,连续2周。并在第0天及第14天分别进行患者鼻腔相关症状评分和VAS量表评价、鼻内窥镜检查、鼻腔分泌物中嗜酸细胞比率测定。研究结果序贯疗法组总有效率87%,传统口服汤药组总有效率为88.9%,口服西药组总有效率为87.5%。三组间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三组治疗前后在鼻塞、喷嚏、流涕、鼻痒、眼痒的积分分布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均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在嗅觉障碍的改善上均无明显变化。三组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视觉模拟量表的积分的改变,无统计学差异,但各组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鼻塞、流涕及眼痒的症状改善方面,序贯疗法组与传统口服汤药组经检验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序贯疗法组在治疗后的症状积分、视觉模拟积分上要低于传统口服汤药组。治疗后,序贯疗法组鼻粘膜肿胀平均积分要低于传统口服汤药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在治疗前后均值下降的百分比分别为:序贯疗法组17.9%、传统口服汤药组17.2%、口服西药组23%。结论1序贯疗法组、传统口服汤药组、口服西药组在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中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并且从目前的样本量的研究看,在治疗总有效率上无明显差别。2经过两周的治疗,序贯疗法组、传统口服汤药组、口服西药组对鼻塞、喷嚏、流涕、鼻痒、眼痒的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均对嗅觉障碍的改善不明显。3从本研究来看,序贯疗法组在鼻塞、流涕及眼痒的症状改善方面优于传统口服汤药组。4本研究还显示,序贯疗法组在治疗后鼻内镜的检查在鼻甲粘膜充血肿胀的改善优于传统口服汤药组。5本研究结果显示,三组患者在治疗后鼻腔分泌物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百分比均有所下降。6序贯疗法组在本研究中未有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由此可知此疗法安全有效,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