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翻译理论研究以原文为中心,把“忠实”和“对等”作为翻译标准,因此译者始终处于一种被忽略、被遗忘的文化边缘地位。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当代翻译理论(如后结构主义理论、目的论和多元系统理论)认为,无论译者怎么试图隐藏自己,他的性格、世界观、价值观等都会不可避免地对其翻译产生影响。换言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享有主体性。主体性是一个哲学概念,指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本质力量的外化。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的翻译目的、文化倾向和审美态度。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不是没有限制的,要受到原文本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译者主体性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林语堂作为一位著名的作家和翻译家,精通中英两种语言,熟悉中西方文化,在翻译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促进中西方理解和交流(特别是把中国文化介绍给世界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其翻译作品的研究应该是具有极大价值的。然而我们发现,人们对他的翻译作品并没有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研究。
儒学诞生于2500年前,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中的重要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中。《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儒家经典著作。1597年,《论语》首次翻译成外语,其后多种译本相继出现,其中以林语堂的译本最为特别。目前对于林语堂英译《论语》的研究主要从目的论、目标语文化导向理论、功能主义理论和后殖民主义理论展开。本论文以林语堂英译《“论语》作为个案,探讨作为译者的林语堂的主体性及其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
第一章为引言,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第二章对林语堂、《论语》的主要译本以及林语堂英译《论语》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文献回顾。第三章是理论基础,分析了译者的地位,从传统翻译理论中被忽视到“文化转向”后的可视性,探讨了译者主体性的相关概念,从能动性和受动性两方面对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做进一步研究。第四章以林语堂英译《论语》为个案,从翻译目的、文化倾向和审美态度等方面分析林语堂的主体性,并研究译者主体性在英译《论语》中的体现。第五章为结论。在英译《论语》过程中,不论是文本的选择、翻译策略的采用还是林语堂对孔子形象的理解和塑造等均体现了其译者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