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艺文志》研究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xiaoyi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二十四史中,《明史》由于有朱彝尊、尤侗、毛奇龄、万斯同等著名学者的参与而被认为是编纂较为成功的一部正史。但其中的《艺文志》却又被认为是现存史志目录中编纂质量极差、目录价值最低的一部。①它由于在编纂上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而成为批判和否定的对象。近年来随着目录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并审视明代书目价值及明代目录学成就。作为明代目录学成就重要组成部分的《明史·艺文志》,自然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基于此,本文试图对《明史·艺文志》进行比较系统、全面和深入的研究,以期通过对文本内容的揭示、比较和思考,来彰显《明史·艺文志》的目录学价值。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明史·艺文志》的编纂背景。本部分先叙述史志目录源流并指出它重视学术考辨的优良传统。接着从明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揭示明代书目编纂的时代因素。最后介绍明代文献藏书的格局及其变化的实际状况。   第二部分梳理《明史·艺文志》的编纂经过。本部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焦竑和傅维鳞的编目实践,是史志目录编纂的尝试阶段。尤侗、黄虞稷二人先后撰成明代史艺文志稿,是稿本阶段。王鸿绪、张廷玉等人删削增改过程,则是定本阶段。   第三部分主要揭示《明史·艺文志》的体例与特点。就体例方面而言:《明史·艺文志》专门记录一代著述,突破了史志书目著录传统。它彰显了书目的题录性风格,区别于传统提要书目。分类上固守四分法,因大于革。就《明史·艺文志》特点而言:著录项简明精省,一目了然。它拓展了注文功能,除用于补充图书信息外,还用于图书分类。互著方法的使用,有利于多层面揭示文献主题及价值,并给图书检索提供便利。   第四部分重点探讨《明史·艺文志》的目录学价值。《明史·艺文志》突出一代著述的特征,不仅强化了书目的史学功能,也使书目的发展更趋专门化,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史志目录向前深入发展。《明史·艺文志》以特有的题录风格还原了书目学术性与工具性两大功用,这对于我们探讨目录本体功用有重要意义。此外,它为清人辑补史志书目由点到线全面的开展提供了契机。
其他文献
现代汉语中存在一类同素反序词,构词词素相同而次序互为颠倒。它是汉语词汇所特有的一种现象,一直传承发展于汉语史的各个阶段,而且在整个汉语词汇系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
本论文借鉴西方“接受美学”的文学研究理论,以读者为中心,通过接受者的视角,梳理和探讨了韦应物诗歌在宋代被接受的过程和原因,以此来考察韦诗在古代文学史尤其是宋代文学史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