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我感知老化现况,探讨影响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我感知老化的主要因素,并分析各因素间的作用路径,为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指导老年人形成积极的老化感知,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在唐山市选取7所养老机构,将养老机构中年龄大于等于60岁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以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简版自我感知老化量表、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及老年抑郁量表简版为评测工具,调查513名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我感知老化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构成比(%)表示。单因素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用Person相关性分析进行相关性检验,应用AMOS21.0软件进行路径分析研究各因素间直接间接效应。结果1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我感知老化现况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我感知老化平均得分为(51.53±8.63)分,其中慢性时间性维度条目均分为(2.92±0.87)分、情感表征维度均分为(2.43±0.56)分、消极控制和结果维度条目均分为(3.54±0.58)分、积极控制维度条目均分为(2.88±0.79)分、积极结果维度条目均分为(3.05±0.68)分,自我感知老化得分处于中等偏高水平。2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我感知老化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户籍、子女数、职业性质、慢病种类、是否用药、收入状况、经济来源、婚姻状况、居住是否习惯、家人看望频率、是否自愿入住、入住原因、睡眠质量、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幸福感及抑郁与自我感知老化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文化程度较低、从事体力劳动、农村、收入低、患慢性病种类多、服用药物、居住不习惯、家人看望频率少、非自愿居住、不能自理或被迫入住、存在睡眠障碍、日常生活能力依赖严重、生活质量低、幸福感越低、有抑郁倾向的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我感知老化更加严重;已婚、1~2个孩子、有离退休金的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我感知老化程度较轻。3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我感知老化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子女数、是否用药、居住是否习惯、生活质量、抑郁、幸福感是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我感知老化的显著性影响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是否用药、子女数、居住是否习惯能通过直接与间接路径对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我感知老化产生影响。生活质量、幸福感、抑郁既是中介变量,同时也对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我感知老化有直接作用。结论1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我感知老化得分处于中等偏高水平,老化感知较为消极。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子女数、是否用药、居住是否习惯、生活质量、抑郁及幸福感是自我感知老化的影响因素。养老机构医护人员应关注高龄、文化程度较低、无子女、用药、居住不习惯、生活质量差、有抑郁倾向及幸福感低的养老机构老年人,缓解其对老化的消极感知,从而促进积极老化,提高生存质量。3生活质量、抑郁及幸福感既可以直接影响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我感知老化,也可以作为中介因素间接产生影响,应多关注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改善其身心健康来提高老年人自我老化的积极感知,促进老年人健康养老,提升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图7幅;表15个;参13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