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时期,新文学的发展与山东省中学的文学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胡适、蔡元培、陈独秀、刘半农等新文化先驱在推进新文化发展的探讨中,将新文学的构建和传播深入到中小学校的国文教学之中,自此,山东省中学的国文教学便和新文学、新文化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国文教学作为文学教育的一部分,也发挥了沟通文学教育与新文学互动桥梁的作用。山东问题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索,这便促使这些学校的国文教育直接参与到了新文化运动之中,并相继产生了良好的新文化、新文学风气。民国期间,该省吸引和接纳了诸多新文学作家,他们之中的很多人都有在中学任教的经历,在济南、青岛等诸多城市培养和带动了一批新文学爱好者和创作实践者,很多学生受他们的影响产生了新文化观念,树立了新文学理想。本文以校园为考察阵地,通过对山东部分中学文学教育的状况进行探究和分析,借助于部分中学的校史资料,以及与研究相关的回忆著作等相关资料,对民国时期山东中学的文学教育活动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来探讨他们之间的互动影响、教育成效、文化动向的相互关系。全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绪论主要交待选题的缘起、选题的意义、选题的价值以及选题的方法。正文部分分三章:第一章主要阐述在新文学的影响下,民国时期中学的课程设置情况与学校的教学活动,并通过课程设置和课程安排、国文教材中的新文学选文以及学生接受新文学的效果这三部分,从“教”和“受”两个方面分析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包括阅读教学、教材选文等,具体考察新文学在具体国文教学中的存在状况,从局部窥探新文学与文学教育的关系。第二章主要探讨学生在中学阶段接受的较为系统的作文训练教育,以及这种基础教育对其文学素养的养成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学生文学素养的养成主要通过两部分来探究:一是在期刊制导下的作文训练促进了学生的写作的社会化;二是作文教学促进了学生新文学意识的养成。本章最后通过学生日后文学道路的选择,来看文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新文学兴趣中所发挥的作用。第三章第一节主要以校园为依托来考察学生的新文学阅读情况;第二节则通过对学校图书馆、社团以及读书会等组织或者机构引进书刊的状况,来了解学生的课外新文学阅读情况;第三节则通过学校的话剧演出等情况来看学生的校园活动参与状况及其校园活动的对外性。本章主要探讨校园文化活动为新文学的传播和生产所提供的生长空间问题。余论部分则是对山东省中学的文学教育所产生影响的总结,从形成了校园文学群体和新的文学传统角度入手加以分析,指出民国时期山东省中学的文学教育没有培养出有影响力的作家的局限性,及其对当代初高中语文教育的借鉴价值,从重视文学教育、合理对待经典作家作品的选材以及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入手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