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美术片发展史上,有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被称为“十七年”,即新中国成立初的1949到1966年,这十七年在我国的新当代历史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虽然这一历史时期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但正是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我国的各项事业都是向前推进的,尤其是美术片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之后的美术片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当下,国外动画片制作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制作者的文化自信与价值观判断,许多动画片不仅在形式上模仿与复制,更在内涵表达上“人云亦云”,既不能在形式上打动人,也不能在精神上予人以正确的引导。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做支撑,或者对于价值观的表达不恰当,加上一些美术片作品的质量不足,对需要价值观做引导的少年儿童来说有着非常恶劣的影响,这些应该引起全社会的注意。尤其在欲望与信息过剩的移动互联时代,如何使价值观通过易为受众接受的艺术形态展现,对于动画片而言,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重新审视中国美术片辉煌时期的作品及其价值观,将会给美术片的创作者们带来无可限量的启发和指导。本论文第一部分主要对关于“十七年”美术片和价值观的研究进行梳理,同时对一些本文中重要的或者易混的概念进行界定和说明,让之后的研究内容和对象更加明晰。第二部分从纵向的时间来分析,根据政策或者历史事件给美术片造成明显的影响并引起不同的时间点来进行一个历史的分期,分析这十七年来价值观呈现的历史沿革。第三部分从横向的题材进行分析,根据美术片的内容,把美术片分为不同的题材,分别研究不同题材美术片的创作背景、特点以及代表作品等所呈现出的价值观。最后一部分通过对“十七年”美术片的价值观及其呈现的分析来探讨当今美术片在价值观以及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方面的思考,以期为我国美术片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