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生物油脂又称为单细胞油脂(SCO),主要是指由霉菌、酵母菌、细菌和藻类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利用碳源在菌体内合成并积累的油脂,其95%以上的成分为三酰甘油,另外还含有一些未酯化游离的脂肪酸以及其他一些微量成分,其中主要为16~18C的脂肪酸。动植物油脂受季节和地理位置的影响发生变化,且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含量往往较低。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指γ-亚麻酸(GLA)、α-亚麻酸(ALA)、花生四烯酸(ARA)、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具有诸如防治高血压、心脏病,改善记忆力和睡眠效果等等重要的保健功能,动植物油脂来源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越来越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微生物的生长周期短,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PUFAs可以大大降低成本,而且可以把农副产品及食品行业的废弃物加以利用,开发微生物油脂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课题对真菌油脂产生菌的筛选和鉴定、发酵条件的优化以及真菌油脂提取条件和表征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对选择性平板培养基上长出的霉菌单菌落进行苏丹黑染色镜检,挑取菌体着色深且油脂颗粒大的菌株进行斜面保存,洗下斜面孢子进行种子培养,发酵培养结束后对发酵液进行过滤,所得湿菌丝用酸热法测其粗油脂含量,从高纬度湖边牧场土样中分离得到一株产油脂的菌株2-11,其发酵结束后油脂含量30%以上。依据菌落形态、菌体形态分析的结果,菌株2-11初步鉴定为青霉菌,目前国内外报道的用青霉菌生产油脂得率最高的为64%。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对菌株2-11产真菌油脂的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为(g/L):葡萄糖110,酵母膏0.5,蛋白胨1,MgSO4·7H2O 0.2,K2HPO4 0.03,ZnCl2 0.03,CaCl2·2H2O 0.03,MnSO4·H2O 0.03。确定了较优培养条件为:初始值pH 7.0,培养温度为28℃,摇瓶装液量30mL/250mL三角瓶,摇床转速180r/min,接种量3%,发酵时间7d。菌株2-11在最佳培养基和较优培养条件下培养,真菌油脂的产量从30.14%提高到58.20%。对比索氏抽提和酸热法,确定了真菌粗油脂抽提的较优方法,初步研究了真菌油脂的实验室提取工艺,过滤所得湿菌体直接进行酸热法抽提得粗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