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世界特色流行文化中,日本动漫无疑是一个越来越引人注目的亮点。本文标题中的“存在”指日本动漫在中国已经势如烈火的传播现状,“感知”指中国受众对日本动漫的认知与接受情况。本文把日本动漫在中国的跨文化影响作为一个社会学个案,研究中国当前社会转型时期民族文化的生存景况与传统生活方式的承压性、新型文化结构的域化特征、作为新文化主导的青年文化的外化形态、中国社会生活“新景观”与世界他国的可比性、日本动漫在中国影响的负效应、国家在话语权和权利资本争夺战中的策略等问题。这些相互关联、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研究要点将全面勾画出我国社会在新世纪初年对诸多问题的焦虑与希冀。
根据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要真正认识社会生活任何一个方面,就必须研究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把社会生活视为“游戏空间,那些相信并追求其所能提供奖励的个体参加了这种游戏”,各个场域的斗争中,个体都在最大限度地追求自己的利益。本文以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视角,结合消费理论、传播理论,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工具,以在南京的访谈、调查为“田野”资料,研究日本动漫在中国的跨文化影响,揭示围绕动漫这个场域所表现出的关系和权利的互动与斗争。除结论外,全文共分为九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文献综述、研究的视角和方法、研究的内容、本研究在理论、方法、资料、观点方面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描述了日本动漫文化的概况:界定了“动漫”的概念、介绍了动漫文化发生的社会背景、“全民化”历程、分类及其“周边”情况,总结了日本动漫的文化特征(日本民族文化的特征、科技文化特征、拿来文化的再生产特征、知识性特征),论及了日本动漫在欧美和亚洲的影响。
第三章探究日本动漫为达到全球影响所作的种种努力,所采用的各种方法:日本动漫生产过程如何在规模、模式、内容上体现“产业化”精神;日本动漫营销过程中如何从运作机制、传播模式、产业开发方面形成“产业化”特色;日本政府如何自觉通过动漫政策来操纵与推进日本动漫的国内外影响和传橘。日本各种合力促成日本动漫在世界的挺进和“存在”,为日本动漫在中国的文化和经济场域的“强势”作了充分的准备。
第四章讨论日本动漫在生活表象的层面上对中国大众的影响:日本动漫像是“读图时代”的“文化快餐”,席卷了中国观众的时间,让其沉浸、模仿、上瘾;日本动漫在中国观众身上造成了“去阶层化”的影响,使得儿童世界成人化、成人的世界儿童化、语言功能的相对削弱;日本动漫文化无形中造成中国观众历史感的异化,工具化的危机,在审美上趋向功利性。日本动漫悄悄改变我们旧日的生活模式、淡化我们的原有的文化价值观,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对我们“文化的稀释”。
第五章研究日本动漫在价值深层上如何参与了新文化结构的“结域化”,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青年一代:就青年个体而言,日本动漫带来的是人生体验的丰富、压力的释放、梦想的寄托;对青年群体而言,动漫是同辈交流与沟通的媒介,漫友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的联系很多都是通过动漫的相关事宜而完成的;动漫传播形式加强了青少年同辈群体的互动的同时,强化了现代人,尤其是青年群体的反抗性、时尚性、创造性。
第六章探讨域化了的新文化价值观的外化形态:青年如何通过cosplay表演把自己和动漫角色相融合,把“自我”与“他我”虚拟而又真切地合二为一;如何在语言上“creole化”从而界定自己的独特性以及和日本动漫的密切关联性;如何不由自主地让“生活模仿艺术”,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一些显得怪异、乖张的行为。这里,青年通过表演性的存在、虚拟的生活状态,乃至语言与行为的乖张出奇来表达青春的张扬和活力。
第七章考察上述三章论及的动漫影响下中国社会生活“新景观”与世界他国的可比性,也就是通过比较中国与欧美、日本的情况,看世界是否都在唱同一首歌,发现“泛化”文化环境的相同造成了全球共同的“文化经验”表象,而“特化”的文化环境,又在制造着彼此的区隔和差异:历史的影响、经济的影响、技术的影响都是形成代际差异比较突出的要素,依据审美观念的差别、口味选择差异、媒介接触的差异,漫迷群体之间也会有区隔和小群体化的现象。
第八章从理论的层面上归纳日本动漫在中国影响的负效应问题,按照负效应对个体、组织、国家的影响差别,认为日本动漫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有三个负效应:在对青少年的影响上造成的“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弱化与消解”;由于日本动漫良莠不齐现实的影响,中国的动漫产业发展也开始出现“艺术庸俗化”的现象;由于文化传播有“马太效应”,青少年有先入为主的观念等,日本动漫在中国的强势存在造成了我国在话语权争夺战,在“文化资本积累”方面面临困境。
第九章探讨我们国家在面对日本动漫影响下社会生活的变迁,面对与他国的共性与异性,如何确定话语权和权利资本争夺战中的策略:中国动漫市场的沦陷、中国文化传统资源的流失、中国文化产品保护等问题引发了我们对“经济发展和国家文化安全”的担心;国家关注到中国动漫产业的制度困境并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中国动漫业有了新兴势头;国家要促使中国动漫要走向世界,必须采取主动型的动漫攻略,要形塑消费者、要减少“文化折扣”,创造世界范围的认同等。
本文的结论认为,日本动漫作为一种特定的符号论述体系,进入中国社会和文化关系场域中,被阅读观赏的同时,也帮助人们表达和沟通彼此之间对于自身身份和社会生活的某种看法,动漫成为各个场域关系交错中的“网点”;个体的立场,群体的立场,这一方的立场,那一方的立场,与动漫相关的场域里都是喧响,青春与传统的争斗、主流与亚文化的交锋、后现代文化话语与传统话语的厮杀、国与国经济和文化的纷争的背后,利益、资本、社会位置强加在每一进入该场域的个体行动者身上,操作了权力与个人利益的分配;日本动漫在中国的跨文化影响启发我们在新世纪初年对诸多问题进行思考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