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选用了位于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的白音希勒牧场和位于内蒙古四子王旗希拉木伦牧场为试验区,于2003—2004年以内蒙古典型草原及荒漠草原群落的匍匐型植物冷蒿和星毛委陵菜,根茎型植物羊草、根茎冰草、寸草苔以及丛生型禾草大针茅、短花针茅、糙隐子草、无芒隐子草等为研究对象,就放牧对内蒙古典型草原、荒漠草原群落特性及不同生活型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繁殖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植物的繁殖适应策略与群落稳定性的关系,探索草原演替变化规律与草原退化的内在机理,进而评价草原植被的更新潜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为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 1.随放牧强度增加,典型草原群落的优势种羊草、大针茅及克氏针茅等的优势度下降,而低矮耐牧的冷蒿、星毛委陵菜、寸草苔、糙隐子草等植物在群落中的优势度增加,群落趋于向冷蒿、星毛委陵菜群落演替。荒漠草原与典型草原相比,荒漠草原群落组成更贫乏对过度放牧的反应更敏感。 2.不同生活型的植物具有不同的种群繁殖特性和放牧适应策略,根茎型和匍匐型植物称为“游击型”克隆植物,以营养繁殖为主;丛生型植物称为“密集型”植物,除营养繁殖外,还具备较强的种子繁殖与散布能力。“游击型”植物的繁殖特性决定了“游击型”植物比“密集型”植物更耐牧。 3.放牧,特别是重牧对匍匐型植物冷蒿的有性生殖具有严重的阻碍作用,重牧严重影响冷蒿的有性生殖;冷蒿的生殖枝分化率、每生殖枝花序数、种子产量、种子成熟度、发芽率之间在同一牧压下表现并不一致,在不同牧压下存在一定的平衡关系,放牧强度起调节作用,这是冷蒿对放牧的一种适应机制。放牧对冷蒿营养繁殖构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不定根间距及单位面积枝条数的变化,在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中不同放牧强度下差异不显著(P>0.05),在荒漠草原中单位面积枝条数随放牧强度增加而减少,在重牧区枝条数最少;而在典型草原中单位面积枝条数随放牧强度增加而增加,其中重牧区枝条数最多。星毛委陵菜的密度和种子产量均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4.放牧对根茎型植物营养繁殖特性的影响因植物种类而异,根茎冰草在放牧后两萌蘖枝间的距离没有显著变化,但萌蘖节上的枝条数显著增加,这是在一定放牧强度下其能稳定生存的机制之一。羊草在放牧后两萌蘖枝间的距离明显缩短,萌蘖节上的枝条数却没有显著差异。寸草苔在放牧后是通过萌蘖节数量的增加来增加单位面积的根茎总长度和枝条数,以巩固其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这三种根茎型植物对放牧所采取的适应方式是不同的,低矮的寸草苔比高大的根茎型植物羊草、根茎冰草更耐牧。 5.放牧使多年生丛生型禾草大针茅、克氏针茅、羽茅、蒲草、糙隐子草等的植株高度、丛幅和每株丛干重明显下降。放牧啃食造成株丛小型化、种群生产力下降。而不同植物对放牧的忍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