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改革开放推动了资本市场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既是转轨进程中企业的内生需求,也是资本市场的制度安排从“政府主导型”转向“市场主导型”的渐进过程。中国资本市场的建设和发展与经济和金融改革的进程相辅相成,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增强,一个层次丰富、功能完善、规模合理、运作规范、效率提高的资本市场也日益成为客观需要。我国资本市场在产生和发展的进程中,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导致了金融体系存在着一些重大问题,如总体规模偏小、直接融资比重偏低、市场结构失衡,重股票、轻债券,重国债、轻公司债券,公司债券市场发展严重滞后。而公司债券市场是一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债券及其市场所具有的积极功能已为众多理论和实践所证实。从20世纪80年代的企业债券开始,一直到2007年《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的正式实施,我国真正资本市场意义上的公司债券产生经历了曲折而漫长的历程,需要借鉴外国公司债券的发展经验,研究我国公司债券发展背景、历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发展公司债券的必要性,探讨其进一步发展的对策。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从公司债券的相关概念、公司债券与融资结构、公司债券与其它融资方式的比较、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原因分析、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的条件与风险等方面对公司债券与公司融资进行概述,并回顾有关公司债券的理论,作为发展我国公司债券及市场的理论基础;第二章对我国企业债券发展实践进行历史回顾,总结我国企业债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比较外国公司债券发展历史与现状,分析我国公司债券发展实践的背景、条件、现状及其原因,为本文的分析提供现实基础;第三章在借鉴外国公司债券发展实践和我国公司债券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等基础上,从企业融资、金融市场发展、金融稳定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分析我国发展公司债券及市场的必要性;第四章在前文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的实践,提出进一步发展我国公司债券及其市场的对策:第一,明确市场定位,合理安排制度,协调发展公司债券市场;第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第三,完善公司债券发行与流通机制;第四,完善市场制度建设,强化中介机构责任;第五,健全法制与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