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关注技术理性思维下规划实施空间管制的内在逻辑,强调规划“三维”的空间预见性,以“规划意图→空间结果”的系统化技术运作路径为研究对象。研究的主线从空间管制基本框架的梳理入手,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空间管制技术与模式的基础上,构建“功能-容量-形态”一体化的空间管制技术体系。
“功能-容量-形态”(Function-Capacity-Physical Form,简称为F-C-P)作为空间的本体属性,是规划实施空间管制的三个基本层次,缺一不可。横向度上,管制目标的完整性体现为三个层次中控制要素的空间化程度。纵向度上,管制技术的自洽性表现为控制要素在三个层次中自上而下传递的有序化过程。空间管制的基本框架即由“功能-容量-形态”在这两个向度上的逻辑关联而构成。
当前在我国规划编制与实施管理过程中,导致空间结果失控的诸如指标来源缺乏、控制依据不足、指标轻易被突破等问题的关键性原因,就是由于规划技术在空间管制的基本框架下缺乏明确的“功能-容量-形态”空间预期,以及这些规划意图在层级衍进过程中传递失效而造成的。
作为对策,本文提出“功能-容量-形态”一体化的空间管制,是基于两个前提性的认识,一是对我国规划技术体系的空间管制逻辑的反思,二是对国外成熟的空间管制技术经验的思考与借鉴。在此基础上,尝试以技术优化为切入点,寻求“功能-容量-形态”各层次规划控制要素的内在统一,强化各层次空间目标的细化与分解的技巧,提高管制信息对接的效率,避免多重规划协调引发的控制效能抵消。
空间管制作为一项统筹全局的集体行动逻辑,核心价值出发点是空间资源配置结合保护与发展、利益分配兼顾公平与效率,而实效方法是建立自身的技术完整性和自洽性。基于空间管制的公共规则,一方面要体现时空的公平性,另一方面要为分散个体间有目的的协作提供技术支持。其中包含了多种技术路径,如刚性的地方技术法规、刚性与弹性控制结合规划控制,以及弹性的城市设计控制,本文分别从这些路径上探索有效的方法,并加以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