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山茱萸为山茱萸科(Cornaceae)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是中医临床常用的滋阴补肾、抗衰老药物之一,常以山萸肉和酒山萸肉入药。生品长于敛汗固脱,山茱萸经酒蒸制后,补肝肾作用增强,多入滋补剂。本论文对其炮制前后的药效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比较并对炮制后增效的活性部位进行了进一步的化学与药效学研究。研究内容如下:(一)通过查阅文献,对山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茱萸为山茱萸科(Cornaceae)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是中医临床常用的滋阴补肾、抗衰老药物之一,常以山萸肉和酒山萸肉入药。生品长于敛汗固脱,山茱萸经酒蒸制后,补肝肾作用增强,多入滋补剂。本论文对其炮制前后的药效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比较并对炮制后增效的活性部位进行了进一步的化学与药效学研究。研究内容如下:(一)通过查阅文献,对山茱萸进行了资源分布、采收加工、炮制历史沿革、现代炮制方法、药理作用和化学成分的研究,探求前人对山
其他文献
麋鹿角是鹿科动物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骨化脱落的老角,麋鹿角是传统补益类中药材,至清末麋鹿在中国灭绝,入药已逾千年。中医认为麋鹿角性温味咸,入肝补肾,可以滋补耗损之阴津,故能安心神,治疗五心烦热、暴躁易怒等症状,具有滋阴作用,但与鹿角相比,不善补阳。鹿角为一传统补益药,其益肾助阳、强筋健骨功效已为多年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所证实,而由于近代麋鹿在中国灭绝,麋鹿角的近代药用记载及
通塞脉微丸是在通塞脉片基础上进行改造的一种新型药物制剂,它是以黄芪、当归、金银花、玄参、甘草等为组方药材,具有清热养阴,活血化瘀的功效,用于防治缺血性脑中风、脑血栓形成及其后遗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静脉血栓形成、动脉硬化闭塞症等。本论文分三部分对通塞脉微丸的化学成分及其大鼠小肠吸收特征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文献综述研究,包括: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防治和相关中药材的研究进展;研究小肠吸收动力学的背景与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简称慢粒,是一种获得性多能造血干细胞的克隆增殖性疾病,Ph染色体t(9;22)(q34;q11)为其特征性遗传学标志。这一特异的染色体异常产生的bcr/abl融合基因,转录翻译生成分子量为210kDa的融合蛋白p210~(bcr/abl)。该蛋白具有很强的酪氨酸激酶(tvrosine kinase,TK)活性,是C
研究目的本实验通过氟伐他汀、大黄素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的干预试验,观察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有重要影响的细胞因子MCP-1表达的变化,探讨MCP-1在糖尿病肾病进展中的作用,研究氟伐他汀和大黄素以及氟伐他汀联合大黄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方法由江苏省中医院动物房提供SD二级雄性大鼠120只,体重160-200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糖尿病模型对照组(D组)、糖尿病氟伐他汀治疗
【目的】本实验研究通过动物实验观察探讨中药香丹注射液对硬膜外粘连的组织学结构影响的研究。【方法】成年纯种大白鼠24只,随机分为2组,空白对照组、药物试验组。在麻醉下,行L3、L4全椎板切除术,暴露硬脊膜。分别根据分组不同注入相应药剂。空白组注入生理盐水,试验组注入香丹注射液0.2ml。使其和硬膜囊及神经根充分接触,逐层缝合切口。两组分笼饲养,每组雌雄各一笼。空白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8ml,试
目的:探讨苦豆子总碱(TASA)治疗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1.观察TASA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模型病理改变的影响,大鼠UC模型由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灌肠制成,评价UC大鼠在急慢性期(第7、21天)的症状和观察结肠组织学变化;2.通过流式细胞术观察TASA对UC大鼠外周血(PB)和结肠组织(COLON)中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CD4~+
加味四妙丸是临床用于治疗急性痛风的有效方剂,由黄柏、苍术、牛膝、薏苡仁、忍冬藤和土茯苓组成,前期研究巳筛选出该处方的有效部位群(挥发油、生物碱、皂苷、有机酸、黄酮、糖类的组合物)。为进一步研究该有效方剂的抗痛风物质基础,表征加味四妙丸有效部位群成分的整体特征、组方药成分类型及多成分共存状态下的化学-配伍-药效的相关性,加深对中药配伍的理解,找到中药真正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本论文建立了有效部位群指纹
近年来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其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已经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在全部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患者中缺血性中风占86%。因此,开展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已成为目前医学界和全社会密切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治疗缺血性中风西医多以溶栓为主,其副作用及并发症较多。中医药在中风病的防治方面已经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周仲瑛教授经过多年临床研究
复方通络胶囊由黄芪、三七、川芎、稀莶草、胆南星等5味药组成,该方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临床有效经验方。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的功效。主要用于缺血性中风及中风后遗症,属于气虚血瘀痰阻而见肢体不遂、口眼喎斜、语言不利等症。本研究主要是对复方通络胶囊的药学研究。一、药材来源及鉴定:对复方通络胶囊的所含药材:黄芪、三七、川芎、豨莶草、胆南星,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进行产地、显微、薄层色谱
目的:观察通塞脉片对大鼠缺血后肢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材料和方法:采用SD大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通塞脉片高剂量组(12.44g生药/kg)、通塞脉片低剂量组(6.22g生药/kg)、阳性对照组(复方丹参片0.2025g/kg)、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4组大鼠采用左后肢股动脉结扎的方法制作缺血模型。各组大鼠均于手术后次日以10ml/kg的体积每日定时灌胃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