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研究——以“中国平安”增资事件为例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MrF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市公司在我国创立及发展,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自初始的强调股东权益保护至现今所强调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中间几经波折。但令我们欣慰的是,不论是股东权益的保护是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也由此,我们能够相信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问题,经过社会的不懈努力,也一定能够日趋完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中小股东、中小股民对我国经济的繁荣也一定能够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就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问题,浅议些许拙见,为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制度的完善提供帮助。2008年年初是我国股市由繁荣逐渐走向低迷的一个阶段,在此动荡纷乱的阶段,作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平安”再融资事件作为案例,以法学分析为基础,由点及面地分析在上市公司发展中如何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并就相应的不足之处提出分析意见。  作者针对“中国平安”再融资事件折射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寻求原因和症结,从而为促进合理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健全提供对策。并提出在相对分散的股权结构情形下如何保护中小股东权益,作者认为应完善中小股东的知情权,改善信息不对等的情况,应健全我国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并完善公司的决策机关、执行机关以及监督机关之间的制衡关系。  通过层层分析,最终作者得出结论,中小股东权益保护问题不是单一法律问题,需要从公司治理结构、制度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对这一难题进行综合治理。尤其需要加强制度方面的建设。
其他文献
财务危机一直以来都是企业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因此,不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股东、债权人都非常关注这一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公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在持续加深,虽然已经不是计划经济时代,但是政府对企业的扶持仍然无处不在。政府“伸手”帮助企业,参与企业的管理,最直接的手段就是政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跨地域、跨行业的大型集团企业纷纷开始出现,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演越烈。财务管理作为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诸多不便,例如成本较高、财务管理效率底下、会计信息质量下降等。为了真正实现企业规模经济的效果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标,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想要寻找一种新型的复合需求的财务管理模式,由此,财务共享中心模式应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