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行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的运行,银行业作为金融行业的主体,当下又面临着存贷款利差收窄、互联网金融冲击、金融开放、从严监管等各种挑战。一个治理优良的董事会对外能传达积极的信号,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对内能提高董事会的履职能力和治理效率,激励员工,进而增强银行的盈利水平和资产质量。因此,研究董事会特征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不仅可以在理论上完善我们对公司治理问题的理解,而且对深化银行治理改革和维护金融稳定等现实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董事会治理的研究文献多将金融行业从样本中剔除。由于金融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存在高杠杆、信息不对称、公共性、外部性等特殊性质,排除金融行业所得到的研究结论是否适用于银行业尚有待验证。其次,由于受到数据可得性的限制,以往关于我国银行董事会治理的研究多集中于上市银行,研究样本缺乏代表性,可能影响实证结果的准确性。此外,由于样本的局限性,现有文献对我国银行董事会治理的差异性研究也较为缺乏。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董事会特征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在理论分析部分,本文系统性地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董事会特征与绩效关系的研究文献,深入分析了董事会重要特征,如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年龄多样化、性别多样化、两职合一和政治关联对绩效的影响。此外,本文介绍了公司治理的六种主流理论基础:委托代理理论、管家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寻租理论和社会类化理论。在实证分析部分,本文选取了我国190家上市和非上市银行长达十年的数据进行研究,量化了商业银行董事会特征对银行绩效的影响,丰富了现有文献,为银行治理提供了一个更为清晰的全貌。本文的主要解释变量,即董事会特征变量,包括董事会规模、年龄多样化、性别多样化、独立董事、两职合一和政治关联;本文的被解释变量,即银行经营绩效,包括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衡量的盈利能力以及不良贷款率衡量的资产质量。在方法上,本文运用OLS进行多元回归,在模型中加入时间虚拟变量以控制市场或监管环境带来的共同冲击,加入省份虚拟变量以控制潜在的地理经济区位效应。此外,本文也运用了GMM估计方法对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同时,为了探究不同银行特征分类下董事会特征对银行绩效的影响差异,本文将样本分为上市与非上市银行、大型与小型银行进行了分组回归。研究结果表明1)董事会在中国银行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董事会规模对银行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政治关联对银行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年龄变异系数和年老董事比例与银行盈利能力负相关,女性董事与银行资产质量正相关,年轻董事比例与银行资产质量负相关;2)不同银行特征下的董事会治理作用有所差异,大型银行和非上市银行的董事会作用更强。本文的创新之处:1)研究视角的创新。已有文献大多关注非金融类公司中董事会特征对绩效的影响,对银行的董事会治理关注有限。由于数据的限制,国内对银行董事会治理的研究多集中在上市银行。非上市银行作为银行业的重要组成,在近十年间发展迅猛,其公司治理问题也非常重要。因此,本文利用2007-2017年190家上市和非上市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研究了一套较为全面董事会特征,提供了一个银行治理更为清晰的全貌,有助于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董事会特征在公司治理中的所用。2)异质性研究的创新。本文对比上市与非上市银行,大型银行与小型银行中董事会特征对经营绩效影响的异同点,发现不同银行特征下的董事会治理作用有所差异,可以为经营者因地制宜选择自身的公司治理方案提供参考依据。3)研究方法的创新:模型采用OLS方法进行回归,并使用了GMM估计进行稳健性检验,此外,创新性地使用了分位数回归方法,可以区分在条件分布的不同位置董事会特征对银行绩效影响效应大小的变化趋势。